第1页共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小班观察记录一观看对象:部分幼儿观看地点:活动室观看分析:虽然案例中四名幼儿都不情愿整理玩具,但从他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们都已经知道“拿玩具的人负责送玩具”这一规章,而拿玩具的幼儿在老师的提示下也去整理玩具了。虽然还没养成主动整理玩具的习惯,但幼儿都知道规章的存在,没有发生哄抢,也都把自己玩的玩具放进了篮子里。观看过程:“请小伴侣把玩具收好!”的话音刚落,益智区的几名小伴侣纷纷把手中的玩具整理好放在盒子里。然后都搬椅子走了,我看到玩具盒子还放在桌子上就问,“这一小组的小伴侣为什么不收玩具?”第2页共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这时,小a停下来说,“不是我拿的。”另外也有两名幼儿跟着说,“也不是我拿的。”小b说,“也不是我拿的,是小c拿的。”听到小b的话后,小c渐渐吞吞的放下椅子走到桌子前搬走了盒子。措施:1在训练幼儿时描述事情本身。“孩子们,地上怎么还有这么多玩具宝宝没有回家呀,我们想想方法好吗”这样,孩子的留意力集中在了地上的玩具上,引起他下一步的思索。假如换做是一种责怪,那么孩子必定首先想到的是躲避惩处。2给孩子指出正确的信息,“你看,玩具都掉落在地上,没有人送它们回家,它们肯定很难过吧”“假如把玩具宝宝送回家,它们肯定还情愿和你做伴侣”这样的信息能启发孩子思索事情的后果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向。而且都是与他亲密相关的。使他不得不意识到,这样事情是我应当做的。第3页共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3说出感受。如:“老师看到地上乱糟糟的玩具很不太舒适。假如你能把它整理整齐,我会特殊兴奋!“老师坦诚说出自己的感受,简单让孩子理解和接收。从而产生共情。促使行为的转变。4利用图示,环境和一些材料起到指示和指导的作用。代替老师唠叨督促,更能显出孩子的主动性。如开展社会领域主题活动“玩具找伴侣”5让孩子自主选择,自主选择一项任务,更简单激发幼儿参加的愿望。适当的关心与竞赛形式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比比看,哪位小伴侣整理玩具又快又整齐”反思:随着经济的进展和家长的重视,孩子拥有的玩具越来越多,第4页共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却忽视了训练孩子如何整理玩具。家长认为孩子年龄小,力量差,样样事情都代为包办。导致部分幼儿在入园前完全没有整理玩具的意识。入园后,需要老师准时提示才能把玩具收好,回到家还是不会整理玩具。有的孩子甚至看着别人整理自己却无动于衷,对掉在地上的玩具也视而不见。针对幼儿不懂得疼惜,保管和整理玩具,老师和家长首先要转变自己的观念,放手让孩子去整理。同时要利用榜样的作用,运用丰富的形式,让幼儿养成主动整理玩具的习惯。同时,我们在训练幼儿时,要深刻意识到,幼儿的思维水平,认知特点,动作娴熟程度等都与成人有很大的差别。我们不能以成人的标准来要求他们。当我们宽容的接纳孩子的表现,急躁洞察和理解孩子的心理。才能为后面的沟通沟通达成全都,做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