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第二课时[目标定位] 1.进一步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2.会利用平均速度求瞬时速度.3.会利用 vt 图象处理实验数据,并据此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4.能根据实验数据求加速度.一、学生实验: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1.实验原理: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记录的数据,计算出各时刻的速度,再作出速度—时间的关系图象.(1)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以它为中间时刻的一小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2)若 vt 图象为一倾斜直线,则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2.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纸带、交流电源、小车、细绳、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刻度尺、钩码、坐标纸、复写纸、导线.二、误差和有效数字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误差按产生原因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1)系统误差① 产生原因:由于仪器本身不精确或实验方法粗略,实验原理不完善产生的.② 特点:当多次重复测量时,测量值总是同样的偏大或偏小.③ 减小方法:校准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完善实验原理.(2)偶然误差① 产生原因:由于各种偶然因素对实验者、测量仪器、被测物理量的影响而产生的.② 特点:测量值和真实值相比有时偏大,有时偏小,并且偏大和偏小的概率相同.③ 减小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2.有效数字(1)可靠数字:通过直接读数获得的准确数字叫做可靠数字.(2)存疑数字:通过估读得到的数字叫做存疑数字.(3)有效数字:带有一位存疑数字的全部数字叫做有效数字.凡是用测量仪器直接测量的结果,读数一般要求在读出仪器最小刻度所在位的数值(可靠数字)后,再向下估读一位(存疑数字).有效数字运算时只取 2~3 位即可,运算结果一般可用 2~3 位有效数字表示.一、实验步骤1.如图 191 所示,把一端装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1图 1912.把细绳拴在小车上,并在另一端挂上适当的钩码,使之跨过定滑轮,调整装置,使小车能在长木板上平稳地加速滑行.3.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将其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4.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于是,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换上新纸带,重复实验三次.二、数据处理1.挑选纸带并测量在三条纸带中选择一条点迹最清晰的.为了便于测量,舍掉开头一些过于密集的点迹,找一个适当的点当作计时起点(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