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2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活法读后感活法读后感(一)《活法》是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的代表作,原书由日本SUNMARK出版社出版,被誉为日本21世纪励志第一书。稻盛和夫是日本两家世界500强企业京瓷和KDDI的创始人,被誉为日本经营四圣之一,他是季羡林认为稀有的既是企业家又是哲学家的人物。它的思想主要源自儒家和佛教,结合稻盛和夫经营的经受与感悟,形成了一个思想体系。它旨在教人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以及工作态度。读完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人生的高度取决于你思想的深度。只要带着一份足够坚决的信念,那么你就能克服任何困难,适应任何环境,甚至可以转变任何时候的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完全取决于你自己。一、“心想事成”在高三暑假的时候,我买了电脑,那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用到了电脑,然后开头疯狂的玩嬉戏。进入高校之后,由于之前沉迷嬉戏,在大一第2页共12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整个阶段我还是连续在不停的玩各种嬉戏。那时的我特别迷茫,对学业根本没有爱好,但是我会时不时的责备自己“对不起父母的辛苦和期望”。幸运的是,在大一的时候我第一次接触到了编程,后来在大二分专业的时候我就选择了计算机。经过大二,大三两年的ACM训练,我有了较扎实的编程功底。在大三暑假的时候,我开头分析自己,自己究竟能做些什么,喜爱做什么?因为之前在大二,大三阶段在ACM方面搞了一段时间,所以找起工作来还是有很大便利的。但我想了很久,然后列举出了5个不想直接工作,想考研的缘由:1.不甘做一个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码农2.感觉一旦现在出去工作那么以后的进展空间就不大了3.在高中时就有浙大梦4.想出国深造5.在大三后半学期接触到了人工智能的课,感觉自己现在的计算机学问还很肤浅想要深化学习第3页共12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每当我想到上述五个缘由,我想读研的愿望就愈加的剧烈。当时除了编程力量在考研群体中有肯定优势之外,我自身的基础并不好。在考研时期,我选择对工作信息充耳不闻,因为我想切断后路,让自己只能前进没有任何后退的道路可以走。那时候,对我来说没有任何假期,我每天学习11个小时左右,5、6个月来我总共给自己放了不到2天的假。直到考研预备结束为止,我没有投过一封简历。在考研的前一天,由于隔壁宿舍的吵闹以及自己的心理负担太大,我整个夜晚都失眠了。越想让自己睡着却越睡不着,怎么躺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结果早上起来的时候自己的保暖衣全湿了。虽然走路有点飘,视力、听力、触觉,味觉都下降的很厉害,尤其是味觉和听力,吃早饭的时候根本吃不出感觉,但最终还是顺当的考上了浙大讨论生。当然,考研那几天能坚持下来,也离不开研友(一起预备考研的)对我的鼓舞,他始终拿自己以前的失眠经受来劝慰我,来鼓舞我。在此,对研友表示最诚心的感谢。结合自身考研时的体会以及对《活法》这篇文章的阅读,我认为“心第4页共12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想事成”这个宇宙法则是成立的。但为什么有的人会胜利,而有的人就不能呢?缘由在于他们所持的愿望在高度、深度、热度、大小程度上的差异。一旦你的愿望已经在深度,热度上达到某种要求,那么你就能在时间轴上做到锲而不舍,在每个时间点上做到像锥子一样,把全部力气集中于一个点(剧烈的愿望)。对于稻盛和夫提出的“人生方程式”(人生=思维方式*热忱*力量),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其实你工作的结果就组成了你人生的绝大部分。另外,你的工作取决于你的热忱以及力量,这是大家常说的。但是我也认为思维方式是最为重要的,我更倾向于把思维方式直接理解为愿望。只要你的愿望更为剧烈,那么你的热忱就会更高,在某种程度上只要你的热忱越高那么你的力量就越能得到提高。二、为人处事准则说来很傻,但是我在考研的时候就形成了一套自己认为正确合理的为人处事方针。1.做人方面:第5页共12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损人的事不能做:因为人人生而公平,上天没有给予你任何特权去损害别人。吃亏留给自己:因为吃亏是一种福。虚心:你永久不是最优秀的,每个人身上永久都有值得你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