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练11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A卷)1.(2018·太原一模)羊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已知某种羊的黑毛和白毛由一对等位基因(M、m)控制,且黑毛对白毛为显性。在正常情况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该羊群体中相关基因型可以有3种B.若该对等位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该羊群体中相关基因型可以有5种C.若该对等位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该羊群体中相关基因型有6种D.若该对等位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白毛母羊与黑毛公羊交配的后代中雌性均为黑毛答案C解析若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基因型有MM、Mm、mm3种,A正确;若该对等位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基因型有XMXm、XMXM、XmXm、XMY、XmY5种,B正确;若该对等位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则基因型有XMXm、XMXM、XmXm、XMYM、XmYm、XMYm、XmYM7种,C错误;若该对等位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白毛母羊XmXm与黑毛公羊XMY交配,后代基因型为XMXm、XmY,雌性均为黑毛,D正确。2.(2018·长沙名校实验班测试)鸡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ZW型,性染色体组成为WW时不能发育成个体。现有一只纯种雌性芦花鸡(ZW)与一只纯种雄性非芦花鸡(ZZ)交配多次,F1中雄性均表现为芦花,雌性均表现为非芦花。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控制芦花和非芦花性状的基因在Z染色体上,自然界中芦花雌鸡的比例比芦花雄鸡的大B.F1中雌、雄鸡自由交配得F2,F2中的芦花鸡交配,产生的F3中芦花鸡所占比例为3/4C.若一只芦花雄鸡与一只非芦花雌鸡交配,产生的子代中非芦花鸡所占比例为1/4D.如果一只雌鸡性反转成雄鸡,这只雄鸡与雌鸡交配,子一代雄鸡与雌鸡之比为2∶1答案B解析假设鸡的芦花和非芦花性状由等位基因B、b控制。由题意可知,控制芦花和非芦花性状的基因在Z染色体上,且芦花对非芦花为显性,亲本的基因型为ZBW、ZbZb,由于雄鸡有两条Z染色体,所以自然界中芦花雄鸡(ZBZ-)的比例比芦花雌鸡(ZBW)的大,A错误;F1中的雌、雄鸡自由交配,其杂交组合为ZbW×ZBZb,所得F2雌、雄鸡中芦花鸡所占比例都是1/2,F2中芦花鸡(ZBZb、ZBW)自由交配,F3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ZBZB∶ZBZb∶ZBW∶ZbW=1∶1∶1∶1,则其中芦花鸡所占比例为3/4,B正确;芦花雄鸡的基因型为ZBZB或ZBZb,非芦花雌鸡的基因型为ZbW,基因型为ZBZB的芦花雄鸡与非芦花雌鸡交配,子代全为芦花鸡,基因型为ZBZb的芦花雄鸡与非芦花雌鸡交配,子代中非芦花鸡所占比例为1/2,C错误;雌鸡性反转成雄鸡,其性染色体组成仍为ZW,与雌鸡(ZW)交配,其后代为1ZZ(雄鸡)∶2ZW(雌鸡)∶1WW(死亡),因此子一代雄鸡与雌鸡之比为1∶2,D错误。3.(2018·扬中调研)某与外界隔离的岛屿上,经调查该地区居民中白化病的致病基因频率为a,红绿色盲的致病基因频率为b,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致病基因频率为c,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正常个体中白化病携带者所占的概率为B.男性个体中患红绿色盲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bC.不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女性个体占全部个体的D.女性个体中同时患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占bc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白化病的致病基因频率为a,正常基因的频率为1-a,则显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为(1-a)2,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为2×a×(1-a),则正常个体中白化病携带者所占的概率为,A项正确;男性的基因型有XBY、XbY,而红绿色盲的致病基因频率为b,因此男性个体中患红绿色盲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b,B项正确;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致病基因频率为c,则正常基因频率为(1-c),因此不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女性个体占全部个体的,C项正确;女性个体中同时患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占b2(2c-c2),D项错误。4.(2018·成都毕业班检测)单基因遗传病有显性和隐性两种类型,下图是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若该家系中的遗传病是显性遗传病,则图中所有的患者均为杂合子B.若该家系中的遗传病是隐性遗传病,则致病基因可能位于性染色体上C.若Ⅱ-6不含致病基因,则他与Ⅱ-5所生女儿都是致病基因携带者D.若Ⅲ-12与Ⅲ-13近亲婚配,则他们所生后代患该病的概率是1/2答案D解析若该家系中的遗传病是显性遗传病,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