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一中 2014 高中语文 第 10 课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1【学习目标】1、学习情感性新闻的特点及写法。 2、学习本文客观描述事实的同时,又运用多种手法将自己心理感受细致的表现出来的方法。3、认清法西斯的罪恶,宣传世界和平。【学习重点】1、罗森塔尔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的感受,表达自己的鲜明感情。2、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教学课时】1 课时。【学法指导】诵读 品读 感悟(本课朗读要注意感情把握,在沉静、严肃的气氛中,带有沉重的感情朗读课文,如课文中第 l、2、5、9、1 0、l 1、1 3 自然段,读时语气要庄重、节奏要迟缓、心情要沉重。)【知识链接】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写于 1958 年 8 月,当时距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已有 13 年,时间已经磨平了战争造成的创伤,但德国法西斯在二战期间残酷地屠杀被占国人 民的集中营还在警醒着世人,法西斯集中营的牢房、毒气室、鞭刑柱、焚尸炉无不向人们诉说着德军犯下的滔天罪行。本文便是作者 A.M.罗森塔尔目睹了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后有感而写的一篇新闻。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这主要得益于他独辟蹊径,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即记者在新闻中毫不掺杂个人情感的写法)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作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灌注着个人的情感。 【课前作业】l、诵读课文,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和煦( ) 废墟( ) 不寒而栗( ) 呆滞( )踉跄( ) 祈祷( ) 毛骨悚然( )2、文章中作者将主要的笔墨都放在了写参考者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经过与感受上,请按顺序列举出相关内容。(提示:按顺序写出参观者的行程和他们的感受)3、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和疑惑写下来,准备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讨论解决。我的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探究】1、为什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者还要去报道?2、文章一开始描述了奥斯维辛现在的情景: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的景象。可是为什么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景象”“像一场噩梦”?3、如何理解: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