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班级常规管理制度与班级管理绩效考核办法两篇中学班级常规管理制度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管理中十分具体、细致而又极其重要的微观管理,对学校良好学风的形成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作用,为增强班级管理的科学性和制造性,特制定学校班级管理制度。 一、班级学生出勤请假制度 1.班长负责考勤并仔细做记录,每周在班内公布,期末班主任将学生个人考勤统计登载在学习成绩册上。 2.上课铃响后进入教室为迟到。迟到或早退 15 分钟以上记旷课一节。迟到或早退不满 15 分钟,两次当旷课一节。课间未经班主任同意不得出校门。 3.半天以内(含半天)病假 ,必须由学生本人向班主任(如班主任不再可向年级组长或德育办)提出书面申请,说明情况,经同意后,联系家长到校后方可离校。半天以上的病假,必须由学生家长向班主任请假,如超过请假期限,家长要及时向班主任续假。 4.事假则不论时间长短,均由学生家长向班主任提出申请,经同意后,方可离校,如学生本人申请则不予批准 5.凡未办理任何请假手续或由其他同学代请的学生私自离校或未到校均作旷课处理。班主任要及时与旷课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并及时上报德育办。 二、班干部管理制度 1.班干部由自我竞聘与民主选举相结合产生。 2.每月召开一次班干部例会,并做好会议记录。 3.班干部职责 班长:负责班级全面工作。主持召开班委会,讨论、讨论班级工作,做好班委会会议记录。处理各种偶发事件并实行措施。即时向班主任汇报班级情况,提出建议和意见。 副班长:协助班长做好工作,做好课堂考勤工作和学校活动的考勤。 团支部书记:组织好团队活动,丰富同学的课余生活。组织后备团员的考核、审核工作。及时收齐团费并上交校团委。 学习委员:负责沟通师生之间的信息沟通,向各科老师反映学生对教学的意见,组织班级学生开展各类学习活动及经验沟通,帮助同学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心理委员:负责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关注班级同学的情绪,发生情况主动与心理老师联系。 劳动委员:负责班级卫生工作的督促和监察并及时反馈信息。 体育委员:按“快、静、齐”要求,组织同学们准时参加体育锻炼。体育课负责整队,协助体育老师上好体育课及体育达标检查。负责开展常常性的体育活动及组织参加各种体育竞赛。 文娱委员:负责开展班级的文艺活动,丰富课余生活。 宣传委员:做好班级的各项宣传活动,各项竞赛和评比活动的结果以公告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