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本讲要点:1、理解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快慢,即加速度大小与力有关,也与质量有关;2、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定量关系,掌握在研究三个物理量之间关系时,用控制变量法实现;3、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根据原理去设计实验,处理实验数据,得出结论;4、学会分析数据表格,利用图象寻求物理规律。同步课堂:一、静摩擦力1、定义: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有相对另一物体运动的趋势时,受到另一物体阻碍它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静摩擦力。2、产生条件:接触面粗糙;两物体直接接触并存在弹力;两物体间存在相对运动趋势3、静摩擦力的方向:沿着接触面的切线方向,并且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注意:静摩擦力的方向既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既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但一定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4、静摩擦力大小:a、最大静摩擦力:当物体将动还未动时所受的摩擦力称为最大静摩擦力,是静摩擦力的最大值,等于使物体运动起来的最小外力。 b、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Fmax= μmFNc、物体间实际发生的静摩擦力在零与最大静摩擦力之间,即,静摩擦力与压力大小无关,一般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来求解。二、滑动摩擦力1、定义: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对另一物体滑动时,受到另一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滑动摩擦力。2、产生条件:接触面粗糙;两物体直接接触并存在弹力;两物体间存在相对运动3、方向:沿着接触面的切线方向,并且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注意: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但不一定和运动方向相反滑动摩擦力总是起着阻碍相对运动的作用,但不一定起阻碍运动的作用。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a、内容: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即跟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成正比。b、表达式 Ff= μFN 。c、动摩擦因数 μ,由接触面的材料和接触面情况(如粗糙程度、干湿程度、表面温度)决定,是没有单位的。μ 是 Ff与 FN的比值,与接触面积和运动状态无关。三、滚动摩擦: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力,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的多。二、重点难点:1、对滑动摩擦力的认识: 其一,滑动摩擦力为切向力,它跟接触面相切,与压力垂直;其二,滑动摩擦力的作用是阻碍相对滑动的继续进行,所以方向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这里的相对运动是两接触物体互为参照物的运动。如物体沿斜面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