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导学案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预习本课 1—3 段,识记文言词语的音形义,理解相关语法现象。二、预习内容: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洎(j í)牧以谗诛 不得下咽(y à n) 奉之弥(m í)繁B.弊在赂(l ù)秦 弃之如草芥(ji è) 率(l ǜ)赂秦耶C.暴(b à o)霜露 革灭殆(d à i)尽之际 小则获邑(y ì)D.胜负之数(sh ǔ) 思厥(ju é)先祖父 与(y ù)嬴而不助五国也2、下面每项中有两个句子,都有音形完全相同的加点字,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① 暴秦之欲无厌 学而不厌② 不爱珍器重宝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③ 始速祸焉 不速之客④ 革灭殆尽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⑤ 或曰:六国互丧 或未易量⑥ 却匈奴七百余里 李牧连却之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⑥ D.③④⑤3、选出加点字“而”不表转折的一项。( )A.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B.战败而亡,诚不得已C.故不战而而强弱胜负已判矣D.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4、选出没有活用现象的句子。( )A.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B.能守其土,义不赂秦C.故不战强弱胜负已判矣 D.日削月割,以趋于亡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含有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①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② 思厥先祖父③ 然后得一夕安寝④ 可谓智力孤危⑤ 剌客不行,良将犹在⑥ 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⑦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⑧ 胜负之数,存亡之理⑨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A.①③⑤ B.②④⑦ C.⑥⑦⑧ D.①⑤⑨6、下列句中“为”字,说得正确的一项是( )① 而为秦人积威所劫 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③ 邯郸为郡 ④圣人之所以为圣A.① 与②③④读音不同,②③④意义一样B.①② 与③④读音不同,意义也不同C.① 与②③④读音不同,②③④意义互不相同。用心 爱心 专心1D.①② 与③④读音不同,②③④意义不一样。7、补出下列各句中省略的内容 ①(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② 较秦( )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③ 公为我呼( )入,吾得兄事之 ④ 竖子不足与( )谋 ⑤ 庄暴见孟子,( )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 )曰:“好乐何如?” 8、对下列各句从句式特点上分类正确的是( ) ① 句读之不知 ② 唯弈秋之为听 ③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④ 皆不可限以时月 ⑤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⑥ 其势弱于秦 ⑦ 唯利是图 ⑧ 吞舟是漏 A①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