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必修三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课型:知识复习课【学习目标】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3、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学情调查 情境导入】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1)为什么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① 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汉字文化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 。 ② 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中国史书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 ③ 特有的包容性 ,即 。其含义和意义? (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有哪些?【问题展示 合作探究】1、隋唐,古代中华文化高速发展,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文字与史学典籍。3、随着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中华文化经历了衰微的过程 4、包容性即包容一切文化5、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6、吴越文化的特点:流动和开放性强、精致淡雅;滇黔文化的特点:内敛性强,热情奔放;滇黔文化较吴越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征7、中华文化就是中国各民族的文化。【达标训练 巩固提升】A 级:2011 福建卷·1.“双百”人物(一百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一百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让我们在感动中实现精神的升华。他们的身上折射出,在当代中国A.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B.核心价值博大精深,人人践行C.中华美德治国化民,指引方向 D.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凝聚力量2011 海南卷·2.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广东的“围村”、陕西的“窑洞”、福建的“土楼等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①决定于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 ②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共性 ③ 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④长期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11 广东卷·3.“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强弱是动态的、可以浮动的,但是民族的文化却是自己国家永远的一张王牌,尤其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这段话的合理内涵有①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文化有顽强的生命力③ 传统文化不因时而变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B 级:(2010·安徽文综)2010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