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Ⅰ卷Ⅱ卷Ⅲ卷考点波的干涉和光的折射定律的应用波的双缝干涉和光的折射定律的应用波动图象和光的折射定律的应用1.(2018·重庆市江津中学、合川中学等七校第三次模拟)(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声波从空气进入水中时,其波速增大,波长变长B.纵波传播过程中各质点的运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总是垂直的C.当波源与观察者相向运动时,波源自身的频率不变D.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变化的电场,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变化的磁场E.只有频率相同的两列波才可能发生干涉现象(2)半径为R的半圆柱形玻璃砖的截面如图1所示,O为圆心,光线Ⅰ沿半径方向从a点射入玻璃砖后,恰好在O点发生全反射,另一条光线Ⅱ平行于光线Ⅰ从最高点b射入玻璃砖后,在底边MN上的d点射出,若测得Od=,求该玻璃砖的折射率.图1答案(1)ACE(2)2.03解析(1)声波由空气进入水中时波速v变大,频率f不变,由公式v=λf知,波长λ变大,故A正确;纵波传播过程中各质点的运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总是平行的,故B错误;当波源与观察者相向运动时,波源自身的频率不变,故C正确;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恒定的电场,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恒定的磁场,故D错误;只有频率相同的两列波才可能发生干涉现象,故E正确.(2)设光线Ⅱ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分别为i和r,在△bOd中,bd==R,sinr==,由折射定律有n=,即sini=n又因为光线Ⅰ与光线Ⅱ平行,且在O点恰好发生全反射,有:sini=,所以=,解得:n=≈2.032.(1)(2018·广东省汕头市第二次模拟)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图2A.图甲中,P、Q是偏振片,M是光屏,当P固定不动,缓慢转动Q时,光屏M上的光亮度将会变化,此现象表明光波是横波B.图乙是双缝干涉示意图,若只减小屏到双缝间的距离L,两相邻亮条纹间距离将减小C.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能产生电磁波D.利用红外线进行遥感主要是因为红外线的波长长,容易发生衍射E.人站在路边,一辆汽车响着喇叭从人身边疾驰而过,人听到喇叭的音调会由低变高(2)(2018·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起点调研)如图3,水平桌面上有一水槽,槽中放置着平面镜M,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θ.一束白光从O点射向水面,先经水面折射,再经平面镜反射,又经水面折射回到空气中,最后在水槽左上方的竖直屏N上形成彩色光带.若逐渐增大θ角,各种色光陆续消失,假定所有光线均在同一竖直平面.图3①________色光最先从屏上消失;②若入射光线与水面成30°角,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θ=45°,屏上的彩色光带恰好全部消失.求最后消失的色光对水的折射率.(结果可以用根式表示)答案(1)ABD(1)①紫②解析(1)只有横波才能产生偏振现象,所以光的偏振现象表明光是一种横波,故A正确.根据双缝干涉两相邻亮条纹的间距Δx与双缝间距离d及光的波长λ的关系式Δx=λ,可知若只减小屏到双缝间的距离L,两相邻亮条纹间距离Δx将减小,故B正确.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可知,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均匀变化的电(磁)场只能产生恒定不变的磁(电)场,故C错误.波长越长,越容易发生衍射现象;利用红外线进行遥感是因为红外线的波长长,容易发生衍射,故D正确.根据多普勒效应,声波波源远离观察者时,则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频率变小,故E错误.(2)①逐渐增大θ角,反射光线逆时针转动,反射光线射到水面的入射角增大,由于紫光的临界角最小,所以紫光的入射角首先达到临界角,发生全反射,故从屏上最先消失的是紫色光.②最后消失的是红光,红光传播的光路如图.在空气与水的界面,入射角α=60°,折射角为β.由折射定律n=红光在平面镜上的入射角为r,由几何关系β+r=45°红光由水面射向空气,恰好发生全反射时入射角为C,由几何关系C=β+2r且sinC=,联立解得n=.3.(2018·河南省六市第二次联考)(1)两列简谐横波的振幅都是20cm,传播速度大小相等.实线波的频率为2Hz,沿x轴正方向传播;虚线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某时刻两列波相遇时的波形如图4所示,则以下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图4A.虚线波的周期是0.75sB.两列波在相遇区域会发生干涉现象C.从图示时刻起再经过0.25s,平衡位置为x=5m处的质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