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年山东文综政治试卷的阅卷所反映出的主要问题一、考生非选择题解答具体情况及问题1、具体情况:28 题(1)经济信息:答不完整,只是复述。措施:只是从一般意义上答财政的作用,扣不到题目要求上,得分很少。(3)从民主集中制、选举权、人大、政府职能、党的领导等角度回答,不粘边。29 题(5)有三种情况:①注明制度,内容是体制;注明体制,内容是制度。不得分。②答:由生存资料消费向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转变或由生存资料消费为主向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为主转变。都不准确。③将图 10 中内容复述一遍。不得分。29 题(6)有六种情况:①从唯物论角度答,②从联系和整体与部分角度重复做答,③从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三方面答,④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主观与客观相统一角度答,⑤详细阐述原理,不结合材料,只得一半分。⑥能用上联系、发展、否定,而不用矛盾,⑦各个“方法论原则”无人答出。36 题(1)①不从职责角度答,而从其他角度答。不得分。②必要性:答不出两个适应和一个体现,而是从国际组织作用上答。37 题反映出对知识掌握很差。答案均出自教材,但答不出来。可能也与这一问题不是今年的突出热点,所以复习不到位有关。2、具体问题:(1)各题均反映出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和综合运用能力不到位,对知识的整合能力太弱,是个突出问题。优其在 28 题、36 题、37 题最明显。(2)29 题(6)反映出对知识结构把握不准,辨证法与唯物论、方法论与世界观区分不开、界定不清。(3)37 题反映出对知识掌握很差。答案均出自教材,但答不出来。可能也与这一问题不是今年的突出热点,所以复习不到位有关。(4)答案的组织既是对知识的整合运用,也有其新情境、新问题下内在的逻辑关系,不需把教材整段搬用,这有对知识的理鲜把握、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解题的思路方法等方面的原因。(5)有少数考生选做两个历史题(多为 35 题),而不选政治题,政治题空白;还有的选做题不写题号(多为 37 题),还有的题号 37 和 31 不好区分;还有选做题不答。二、暴露的问题1、基础不扎实。高考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但能力测试不是“空中楼阁”,必须立足学科基础知识来实现测试目的。所以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思想政治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是高考命题的重要指导思想。从 2008 年山东思想政治试题来看,第 17 题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 18 题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第 19 题校园文化艺术节,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