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3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学习新党章有感依据市委的支配,我于2022年9月到西山三岔村委会牛街村民小组***家学习熬炼。短短的6个月的时间,我脚踏实地践行“三同”,深刻领悟了省、市委关于机关年轻干部到基层熬炼的决策的正确,深深感到了乡村干部的艰辛、农夫伴侣的艰苦、“三农”工作的艰难,自己经受了一次难得的熬炼和磨炼。回顾“三同”的日子,总结如下:一、思想、情感上发生了明显变化。找到了一些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感觉。走出机关来到农村,由一个机关工作人员变成一个普一般通的农夫,成天面对的由抽象的文字材料变成了实实在在的事和活生生的人,这种变化对我的思想、情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深刻的。比如,同样是对待土地征用和农夫失地问题,过去从材料和新闻上看到他们,我可能会产生一些怜悯;但是现在,当我实实在在面对这些事,面对农夫兄弟,望着他们期盼的眼神时,我感觉到的就不仅仅是怜悯,更重要的是一种责任了。过去看到这种状况,我总盼望别人去做点什么,现在却想我能为他们第2页共3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做点什么。类似这样的变化,半年来常常发生着,而且在很多方面正在发生着。我信任这种变化会影响到我的今后,我永久都不会遗忘我在三岔“三同”的日子。六个月对农村的耳闻目睹,亲身体验,与农夫兄弟的促膝交谈,也让我看到了、听到了、熟悉到了、体会到了市委实施“云岭先锋”工程,开展“千个支部帮千村,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的良苦专心。换句话说,我们到基层熬炼,就是了解民情、听取民意、关注民生,服务民利,将“三同”融入“三农”。熬炼我们的思想、作风、意志、力量和为人民服务的本事。二、通过调查讨论,初步了解了一些村情民意。“三同”期间,我比较留意调查讨论。为期六个月的“三同”活动,我既要当好农夫,又不能完全等同于农夫。根据市委提出的“三个为什么”(到基层熬炼为什么,熬炼期间做什么,熬炼之后留什么),仔细思索西片区进展中的一些共性和热点问题,开展一些社会调查和走访活动。虽然我生在农村,但长期在外学习工作,现在农村的条件、环境、现状都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仅仅第3页共3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凭印象、凭阅历已经不能精确把握农村工作的特点了,难以适应“三农”工作的需要。不到农村不知道,一下基层才知道,农村工作千头万绪、错综简单,农村工作事情特别详细,鸡毛蒜皮一大堆。我没有实际工作阅历,为了熟识农村工作,我常常跟着村组干部到村子里看看问问,渐渐熟识环境,常常和村干部促膝交谈,虚心向他们学习,到村子里进行村情民意调查,了解农夫关怀什么,需要什么。我所在的三岔村委会地处原西山乡政府所在地,是这里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三岔村民委员会共有4个村民小组,1035户农户,人口3787人,人均有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