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小综合1+拟写对联1+压缩语段1+文化常识1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为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制定了建设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2018年上半年,国务院分别________同意广东深圳、广西桂林、山西太原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深圳、桂林、太原分别以创新引领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景观资源可持续利用、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为主题,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有关部委负责人表示,首批示范区的三个城市,既体现了我国东中西不同地域因地制宜的合理布局,也体现了可持续发展不同阶段和面临的不同类型问题的代表性。有关城市的政府________对记者________:为使示范区建设高歌猛进,希望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部际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能够________,在重大项目安排、政策先行先试等方面倾斜支持三个城市的建设。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为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和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国家制定了建设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方案。B.为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国家制定了建设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方案。C.为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制定了建设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方案。D.为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国家制定了建设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解析制定了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国家;制定了成分残缺,制定缺少宾语中心词方”案。答案B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批复人士直言不讳志同道合B.批准人士单刀直入同舟共济C.批复人员单刀直入志同道合D.批准人员直言不讳同舟共济解析批复:作动词用指上级对下级的书面报告批注意见答复;作名词用是指常用的一种公文。批准:上级对下级的意见、建议或请求表示同意。作动词用时,这两个词有语意重合的“”“”地方,而批复多用于公文来往等正式场合,批准可用于口头传达。根据语境,这里指中“”“”“”央对地方政府的要求的答复,用批复更符合实际情况,如用批准就和后面的同意语意重复。人士:泛指有一定社会地位或在某一方面有代表性的人物。人员:泛指担任某种职务“”或从事某种职业的人。这里作为记者采访的对象,用人士比较恰当。直言不讳:无保留地、坦率地谈出事实、意见或感情。符合语境。单刀直入:原意是勇猛前进,现在则比喻说话直截了当,锋芒甚锐。志同道合:志向相同,意见一致。符合语境。同舟共济: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答案A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三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批复中被赋予不同的定位和要求B.三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批复中被赋予不同的要求和定位C.批复对三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和定位D.批复对三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不同的定位和要求“”解析此处应是一个过渡句,且承前应以批复为主语,排除A、B两项;从后面看,先说“”“”定位再说要求,排除C项。答案D4.请根据对联的写作要求,结合课文所学内容,完成下面两副对联的下联。(6分)(1)上联:心系楚国愿到处美人香草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骚》)(2)上联:人间无情夫妻不得相厮守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孔雀东南飞》)答案(1)情牵怀王抒满腹别怨离骚(2)黄泉有义鸳鸯总能共枕眠5.给下面短文拟写一个标题。(12字以内)(5分)“”事实上,一带一路推动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合作,更是文明互通的基础建设,是连接“”“”世界上不同文明的带与路。它以文明对话为引领,强调不同文明的相互尊重、平等对话与交流融合,其路径很清晰:基础设施建设先行,贸易发展紧随,伴着人民交往、文化交流,逐渐实现沿线国家民众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和平共处、共同发展,最终达至民心相通,文化相融。“”答案一带一路推动文明互通二、文化常识(3分)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