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3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医生看“心术”在大多数的人看来,医生能救死扶伤,是肯定的崇高。但实际上,医生过着跟正常人一样的生活,和任何其他的行业一样,都有工作的喜怒哀乐,有着职场上的情情爱爱。唯一不同的就是,医生所打交道的客户都是一个个残缺的生命,带着恳求,带着生气。医生需要的是更强的责任感,更大的压力。作为一名患者来说,是多么的盼望得到医生的关爱与关心。但作为一名医生来说,又多么迫切地渴望得到患者的理解与确定。患者对医生缺乏信任,医护对患者失去爱心,为撇开责任,远离纠纷,受害的也不仅仅是患者。另外,每个医生所习得的医术是有高有低的,病能看到什么程度,是否能治愈都跟他们的阅历、阅历多少有着亲密的关系。大凡成为名医的人,脚下都踩着不少牺牲品,所以医护工的压力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医患之间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社会,现在的社会环境,让人对医生的服务更多地看作是一种特别的商品,我付钱了就要得到等值的商品,第2页共3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这是医者和患者共同的悲伤。医者仅有仁心仁术还是不够的,要能够手到病除,起死回生,要有力量拦住死神,任何的意外都不能发生,否则你的服务就不能得到认可,甚至会惹来一身的麻烦。社会只会怜悯所谓的弱者病人。你若是费尽心力为病人解除了病痛,将病人从死神的怀里拉了回来,那是应当的,因为医生就是救死扶伤的,是白衣天使。凭心而论,没有哪个医生从医之初是冲着药扣去的,再说,学医的回报远远不如有的热门学科啊,而且熬出头更是不易,即便是有药扣,付出和回报还是不成正比的。当一个人选择做医生的那刻起,他的意愿肯定是救死扶伤。但是卑微不济的薪水、随叫随到的工作、大打出手的医闹,让医生们常常在是否要为医疗事业贡献一生时打上了重重的问号。调查显示,大部分医生不再情愿自己的子女长大后从医,优秀的医同学纷纷到药企求职等等,设想一下,当医生这个行业不再令人敬重,不再能吸引到优秀的人才,不再以治病救人为追求,这个社会会怎样呢?这个问题是,除了寄望新一轮医改外,医生、患者、媒体乃到全社会,是否也能做点什么?为重新建立起一种良性第3页共3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循环,改善目前的医患关系,最重要的还是找回互信,心存感恩。当今社会广泛存在信任危机,医疗界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