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中成外国语学校高中数学必修二《数列求和》学案【考纲要求】1.熟练掌握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2.能运用倒序相加、错位相减、拆项相消等重要的数学方法进行求和运算;3.熟记一些常用的数列的和的公式.【自主复习】思考: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推导过程。(一)主要知识:1.直接法:即直接用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求和。(1)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2)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切记:公比含字母时一定要讨论)2.公式法: 3.错位相减法:比如4.裂项相消法:把数列的通项拆成两项之差、正负相消剩下首尾若干项。常见拆项公式: (1) (2) (3)5.分组求和法:把数列的每一项分成若干项,使其转化为等差或等比数列,再求和。6.合并求和法:如求的和。7.倒序相加法:【基础自测】1.在数列中,,则项数 n 为( c )A.9B.10C.99D.1002.数列 1,(1+2),(1+2+22),…,(1+2+22+…+2n-1),…的前 n 项和等于( B )A.B.C.D.3.设=( C )A.-1B.0C.1D.24.数列 1,( B )A.B.C.D.【要点探究】探究点 1 公式法求和与分组法求和例 1 已知数列的通项 an=求 Sn.[解答] 易知奇数项中,a1=1,d=12;偶数项中,a2=16,q=16.当 n 为偶数时,中奇数项与偶数项各占项,所以有 Sn=S 奇+S 偶=+=(3n2-5n)+(4n+2-16).当 n 为奇数时,奇数项总共有项,偶数项共有项,所以有Sn=S 奇+S 偶=+=(3n2+n-2)+(4n+1-16).【合作探究】 1、求数列 1,3+4,5+6+7,7+8+9+10,…前 n 项和解、探究点 2 裂项相消法例 2 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是 an=4n-2n,其前 n 项和为 Sn,求数列的前 n 项和 Tn.[解答] 根据公式法 Sn=-=(4n+1-3·2n+1+2)=(2n+1-1)(2n+1-2)=(2n+1-1)(2n-1),故=·由于(2n+1-1)-(2n-1)=2n,所以=·=,所以 Tn=[(-)+﹙-﹚+…+(-)]=(1-)=3·【合作探究】.求和解: 探究点 3.错位相减法求和例 3、 等比数列{an}的前 n 项和为 Sn,已知对任意的 n∈N*,点(n,Sn)均在函数 y=bx+r(b>0且 b≠1,b,r 均为常数)的图象上.(1)求 r 的值;(2)当 b=2 时,记 bn=(n∈N*),求数列{bn}的前 n 项和 Tn.[解答] (1)因为对任意的 n∈N*,点(n,Sn)均在函数 y=bx+r(b>0 且 b≠1,b,r 均为常数)的图象上,所以得 Sn=bn+r,当 n=1 时,a1=S1=b+r,当 n≥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