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选修三《植物的克隆》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植物的克隆》。本节课是高中生物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第二章克隆技术的第 2 节,本节内容安排为二课时,下面我就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流程五个方面谈谈自己对第一课时的教学设想。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分析本节课的内容包括:植物细胞全能性和植物组织培养方法。该内容与必修课本中“细胞的结构”、“细胞的分化”和“全能性”“花药离体培养”“植物的激素调节”等知识之间存在着联系,是对必修课中有关内容进行了深化和扩展;从全书来看,植物克隆的内容不仅与第一章中“基因工程与遗传育种”的相关知识存在联系,还为后面学习“动物克隆”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必修的教学中,已经学习了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的组织培养和花药离体培养和植物激素调节等知识,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另外学生已经完成了三本必修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素养和分析能力。2、遇到的问题:植物的克隆属于现代生物科技,本校的实验室配备无法完成或直接展示组培过程,因此这块内容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抽象的过程。3、我的解决的方案:利用实物——微型的试管植物、图片以及视频等不同的途径加深学生对植物组织培养的直观认识。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简述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细胞的全能性2、植物组织培养的操作程序与培养过程【能力目标】1、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探讨植物组培的操作程序,提高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通过阅读教材图片、文字资料,自主学习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通过借助已有知识、能力解决新问题,体验到学以致用的成就感和愉悦感; 2、 体会科学技术与社会、自然的密切联系,认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生产生活及科学研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教学重难点】1、 植物组织培养的操作程序及培养过程。四、教法学法分析1、教法分析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教育原理以及本节的教学内容,采取了激趣质疑法、指导合作探究、及视频图片展示等教学方法。 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探究,教师还可以及时反馈评价,既帮助学生形成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2、学法分析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研讨等学习方法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