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知新学案之 第一课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要求](一)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解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二)教育教学目标要点1、知识目标:① 了解纸币产生的原因。纸币的含义、优点及发行规律。② 知道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③ 了解货币流通公式、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三)教学重点难点1、纸币2、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知识梳理] 纸币(1)纸币的优点及其含义: ① 纸币的产生:金属货币——铸币——纸币② 纸币的优点:成本低、容易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③ 纸币的定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2)纸币的发行规律: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3)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纸币的发行量如果小于这个限度,会引起通货紧缩,商品销售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贮存、转帐、购买、支付的“电子货币”。[思维点拨]2、人民币升值的利弊对比利弊1、 有利于中国进口2、 原材料进口依赖型厂家成本下降3、 国内企业对外投资能力增强4、 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盈利增加5、 有利于人才出国学习和培训6、 外债还本付息压力减轻7、 中国 GDP 国际排名提高8、 增加国家税收收入9、 中国百姓国际购买力增强1、 不利于中国出口2、 可能加剧市场投机行为3、 中国吸引海外投资优势减弱4、 出口减少可能导致国内就业压力加大5、 可能导致出现通货膨胀6、 单纯依靠价格优势的产业受冲击7、 可能加剧低收入群体的支出负担3、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含义危害解决措施通货膨胀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物价上涨,纸币贬值,购买力下降,人民生活水平降低;商品销售困难,社会经济生活持续混乱。政府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减少财政支出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适当抑制居民消费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相反,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下跌物价下降,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居民的消费心理,对经济的长远发展不利政府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增加财政支出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适当鼓励居民消费 [点击误区] 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国家有权发行纸币,有权决定纸币的面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