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隆回县第二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二 离骚导学案(3)【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1、精读第一自然段,思考:本段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学会抓关键句)2、精读第二自然段,分析“复修吾初服”这一句体会屈原的个性品质。【课堂检测】1、名句默写﹙ A 级 ﹚ ____________, 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 宁溘死以流亡兮,____________ 伏清白以死直兮,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余独好修以为常 ____________,岂余心之可惩? 2、语言揣摩 ﹙ B 级 ﹚ (1)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以善淫。 评析: (2)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评析: 【课外拓展 】《离骚》【赏析】 屈原是诗国的一颗巨星,远在众星之前,它出现在我国诗歌史上,成为无数后继者所仰慕的风范他的不朽之作——《离骚》,震古烁今,千百年来深深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成为我国诗歌史以至世界诗史上,最为激动人心而具有“永久的魅力”的篇章 。 1学习反思:本节课我学到了什么?我的学习效率如何?还有哪些我没学懂? 伟大、优秀的艺术,自有其永恒的生命力,自是美的无尽宝藏。歌德说:“优秀的作品无论你怎样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是的,多少年来人们读《离骚》,人们认识它,分析它,开掘它,只要是一个态度严肃者,真正的渴求者,似乎都不曾空手而返过它给人以“真”的启迪,“善”的激励,“美”的享受它是那样完美而丰富,古老而常新,“逸响伟辞,卓绝一世”,“衣被词人,非一代也” “离骚者,犹离忧也”,这是司马迁对《离骚》题义的解释“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这是他对诗篇创作动力的说明,也是对长诗《离骚》感情基调的诠释屈原为了振兴邦国,实行“美政”,“竭忠尽智,以事其君”,但却“信而见疑,忠而被谤”,遭谗远逝他满怀“存君兴国”之志,却唤不醒昏庸之主,眼看楚国兵挫地削,危亡无日,自己却竟被疏失位这对于一位忧国忧民的爱国志士来说,能无怨乎?诗中有云:“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又云:“曾歔欷余郁邑兮,哀朕时之不当;揽茹蕙以掩涕兮,霑余襟之浪浪”,最后说:“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离骚》正是诗人蕴藏着满腔爱国激情,饱含着血泪写成的一首悲伤怨愤之歌,读之令人摧肝裂胆,撼人心魄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