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前中学高二语文教(学)案年级:高二 编写人:王倩 审核人: 编制时间:2013.3课题班级授课(完成)时间2 课时教师(学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选文,了解孔子涉及学习的思想。过程与方法掌握困、古、敏、言、荡、绞、贤、色、就、正、贰、等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并积累成语:六言六蔽、不迁怒、不贰过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重点难点1、了解孔子的 学习态度、方法、内容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使学生通过了解孔子的思想、通过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学生自学反馈教学过程新知导学备注一.预习选文,给加点字注音。慎而无礼则葸 不贰过 君子笃于亲 出则弟 二、疏通了字面意思,理解了并概括了每一则的内容。 第 1 则,孔子从人们获取知识的角度把人分为四个层次:上也、次也、其次也、下矣。 第 2 则,孔子说 “我非生而知之者”,而是“敏以求之者也”。 第 3 则,孔子说自己是个“好学”的人。 第 4 则,孔子好学可以去除“六弊”。 第 5 则,孔子说有礼可以去除四害。孔子以好学自许,选文第 3 则就说到这个问题。但是,他所说的“学”跟我们现在常说的不同。第 4 则选文,提到了“六言”和“六弊”。“六言”指的是六种德行,即“仁”“知”“信”“直”“勇”“刚”六种德行;而“六弊”则是六种弊病,即“愚”“荡”“贼”“绞”“乱”“狂”六种弊病。从一般意义上说,但是如果偏执于德行而不好学,就会产生种种弊端。孔子认为好学就可以防止这些弊病,这意味着他所说注明知识要求:A“识记类”B“理解类”C“应用类”D“能力提升1的“学”,主要是一种道德修养,简单地说,学的基本内容是学礼、修身,二者密不可分,甚至可以互相包含。第 5 则内容则是对第 4 则的补充,突出学礼的重要性,其中的“勇而无礼则乱”和“直而无礼则绞”,则是直接对应第 4 则中“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可见,孔子所谓的“好学”很大一方面是指:学礼!类”合作探究备注课上联系个人生活体验,交流了学习感受。知道了: (1)“好学”可以让人们——仁而不愚、知而不荡、信而不贼、直而不绞、勇而不乱、刚而不狂(2)“学礼”则可以让人们——恭而不劳、慎而不葸、勇而不乱、直而不绞学礼,以礼规范“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蒽,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讲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