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前中学高二语文教(学)案年级:高二 编写人:王倩 审核人: 编制时间:2013.3课题班级授课(完成)时间2 课时教师(学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学习选文,在学习中涉及材料的思想、表达艺术及词汇等多方面的问题。过程与方法领悟孔子“学”内涵,以及其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孔子“学”内涵,以及其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重点难点理解孔子所说的“学”的特殊含义。教学方法对比现在与孔子所生活的时代,自检我们的学习目的、态度、方法、成效等,提高我们的学习观与学习能力。学生自学反馈教学过程新知导学备注温习旧课,学习新课,逐则疏通与概括段义。6、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论语·学而》)段解:本则选文记录子夏的话,说的是德先而文后的学习观。子夏说,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四点:即尊重贤德之人,孝顺父母,尽忠君主,取信朋友,那么这样的人就是学习过的人。可见,他所说的学的内涵主要是指品行修养方面。7、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 段解:本则选文记录孔子的语录。这是对“什么是好学”的又一种回答。 他认为一个好学的人要做到以下括四个方面:尚俭,敏事,慎言,向道德高尚的人学习并随时改正自己的缺点。本章重点提到对于君子的道德要求。作为君子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这是值得借鉴的。 8、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论语·雍也》) 段解:这里,孔子极为称赞他的得意门生颜回,认为他好学上进,自颜回死后,已经没有如此好学的人了。在孔子对颜回的评价中,他特别谈到“不迁怒、不贰过”这两点,也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教育学生,重在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 9、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论语·宪问》)段解:本则主要说求学目的的不同。10、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注明知识要求:A“识记类”B“理解类”C“应用类”D“能力提升类”1文。” (《论语·学而》) 段解:本则提到孝悌的问题,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