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DNA分子的复制主备授课[上课时间3.21编号8教学重点1. DNA 分子的结构 2.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及其重要性3. DNA 分子的多样性 4. DNA 复制的过程及特点。教学难点1.DNA 分子的立体结构特点。2.DNA 分子的复制过程。教学知识目标[(1)孟德尔研究性状遗传的材料和方法(A:知道)。(2)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 状、基因型、表现型、纯合子、 杂合子、等位基因的概念(C:理解)。(3)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及解释(C:理解)。[(5)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D: 应用)。(2)通过遗传习题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分离定律解答遗传问题的技能技巧。能力目标(1)通过从分离定律到实践的应用,从遗传现象上升为对分离定律的认识,训练学生演绎、归纳的思维能力。(4)测交法证明基因解释的正确性(C:理解)情感目标分析经典实验,让学生领悟科学探究的魅力。教学媒体1.人工异花传粉示意图;2.豌豆各种相对性状挂图;3.对分离现象解释示意图;4.投影仪;5.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内容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个人札记DNA 分子的复制a.解旋提供准确模板: b.合成互补子链:c.子母链结合形成新 DNA 分子 学生先阅读教材P11页。教师投影出示如下问题:1.DNA分子复制发生在什么时间?2.DNA分子复制过程怎么进行?3.DNA分子复制过程需要哪些条件?4.DNA分子复制过程有何特点?5.DNA分子复制的概念是什么?6.DNA分子复制有何生物学意义?学生阅读完毕之后,先简单提问。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点拨、讲述:(1)DNA分子复制根据前面三种细胞分裂方式学习可知发生在无丝分裂之前或有丝分裂间期;在配子形成时则主要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之前的间期(2)DNA分子复制过程:教师播放DNA分子复制的多媒体课件,将这部分重难点知识,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形 象,转化为易掌握的知识。观看完毕后,师生共同总结,有以下三点:a.解旋提供准确模板:在ATP供能、解旋酶的作用下,DNA分子两条多脱氧核苷酸链配对的碱基从氢键处断裂,于是部分双螺旋解旋为两条平行双链,此过程叫解旋。解开的两条单链叫母链(模板链)。b.合成互补子链:以上述解开的两条多脱氧核苷酸链为模板,在酶的作用下,以周围环境中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 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两条与母链互补的子链。c.子母链结合形成新DNA分子: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随着解旋过程的进行,新合成的子链不断地延伸,同时每条子链与其对应的母链互相盘绕成螺旋结构,解旋完即复制完,形成新的DNA分于,这样一个DNA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