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宁强县天津高级中学高一语文《词两首》导学案 人教版编写:杨惠琼 审核: 审批: 姓名: 班组: 编号:【学习目标】1、 了解李清照的生平,把握其诗风的变化。2、了解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3、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知识梳理】 1、作者简介:李清照,号 居士, 代女词人。早期生活优裕,致力于 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遂流寓南方,丈夫病死后,境遇孤苦。前期词多写 生活,词风 ,后期词多 ,沉哀凄苦,有时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 手法,自辟蹊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 ,崇尚 ,提出“ ”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后人辑有《 》。2、 李清照和闺怨词(见三维设计)3、了解诗词中的常见意象(见三维设计)【自主学习】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1)瑞脑销金兽 ( ) (2)有暗香盈袖 ( ) 2、默写 东篱把酒黄昏后, 。 莫道不销魂, , 。 【讨论展示】1、《醉花阴》的上片和下片分别写的是什么,它的主旨是什么?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12、赏析“半夜凉初透”中“凉”字的内涵。3、 结合全篇品读“人比黄花瘦”中“瘦”字的妙处。【拓展延伸】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3 题 一 剪 梅 李 清 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1、《一剪梅》是作者前期作品还是后期作品?请说明理由。 2、借景(意象)抒情,借生活片断表达内心情感,是李清照词的主要艺术手法,试结合这首词中的具体词句分析这一特色。 3、“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三句历来为人称道,试做分析。 《声声慢》导学案2【学习目标】1、 了解词人的人生际遇对其词作风格的影响,体会其前后期作品的别样愁情。2、 体会词中叠词运用的妙处。3、 体会词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自主学习】1、写作背景(见三维设计)2、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1)乍暖还寒时候 ( ) (2)凄凄惨惨戚戚 ( )3、解释下列词语:(1)戚戚( ) (2)将息( )(3)怎生得黑( ) (4)次第( )4、默写(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 ,最难将息。(2)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 、 。 , 。【讨论展示】1、 整体把握全词的内容和写法。2.“寻寻觅觅”以下七组叠词分别写出了怎样复杂的感情?3、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