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南郑中学 2014 高中生物 第六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概述 新人教版必修 2教材解读第 6 章包括 2 节:第 1 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和第 2 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前 5 章集中讲述了遗传和变异的基本原理,由于这些内容是按照科学史的线索展开的,为使主线清 晰,层次分明,较少涉及这些原理在生产实践上的应用。实际上人类将遗传和变异原理应用于生产实践由来已久,并且随着认识的深 入,技术的改进,应用的范围日益广泛,效果日益显著。本章将集中讲述遗传和变异原理在实践上的应用,并且是按照技术发展历程的线索来展开内容的,以期使学生在了解遗传学原理的应用的同时,在“科学、技术、社会”(STS)方面有更多的思考,获得更多的启示。第 1 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为理解本章介绍的传统育种方法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打下了基础。第 3 章中有关 DNA的结构、基因的本质,第 4 章中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等内容,是学习本章基因工程及其应用的基础。第 5 章中有关基因突变的内容是学习本章诱变育种的基础。其教学内容的结构如下表:单元目标一、知识方面简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其应用。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1.关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2.讨论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的发展历程中,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三、能力方面进行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资料搜集和分析。学法导航第 6 章第 1 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对应于课程标准的要求“搜集生物变异在育种上应用的事例”,对学生在知识层面的要求是达到理解水平。第 2 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对应于课程标准的要求“关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对学生在情感目标上的要求是达到反应(认同)水平。本章内容围绕遗传学原理和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展开。通过截取三个具有代表性的阶段,即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和基因工程,再现了人类应用遗传学原理和规律对其他生物利用和改造的历程,体现了科学与技术的互动。第 1 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从古人驯化野生动物、栽培植物的历史谈起,引入选择育种的方法,并指出其局限性。然后以小麦杂交育种为例,介绍了杂交育种的概念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进而通过“思考与讨论”栏目引导学生思考杂交育种的方法存在哪些不足。在认识其局限性后,教材介绍了诱变育种的方法,通过实例说明诱变育种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思考诱变育种与杂交育种相比有哪些优势,并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