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南郑中学 2014 高中生物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概述 新人教版必修 2教材解读第 4 章《基因的表达》研究“基因是如何起作用的”,即基因的表达问题。本章的核心内容是从分子水平上阐明遗传物质在生物体内是如何起作用的,即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教师在进行本章教学时,需要特别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在进行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过程的教学时,要注意这一过程中每一步骤及其所涉及的知识的内在联系。建议用一条主线将各方面内容贯穿起来,并充分培养学生阅读图文的能力,注意避免繁琐和冗长的讲解。二是在本章中,“思考与讨论”栏目比较丰富,利用好这些栏目,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切实培养学生的能力,增加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的深度。其教学内容的结构如下表:前三章以遗传学发展史为主线,逐步阐明了基因的本质。第 4 章基于对基因本质的认识,进一步阐明基因在生物体内是如何起作用的,是前三章的进一步深入。本章内容可以为后面三章的学习打基础。单元目标一、知识方面1.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2.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3.说出遗传密码的破译过程(选学)。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1.体验基因表达过程的和谐美,基因表达原理的逻辑美、简约美。2.认同人类探索基因表达的奥秘的过程仍未终结。三、能力方面1.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假说。2.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之间的对应关系。3.运用证据和逻辑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学法导航第 4 章第 1 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课程标准中与此相对应的要求是:“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需要理解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针对转录和翻译的过程,教材可以采用两种呈现方式。一种是先讲清楚 tRNA、mRNA、核糖体和遗传密码的相关知识,再在此基础上,集中讲述转录和翻译的步骤。另一种是在讲述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中,插入讲解相关知识。两种方式各有利弊。第一种方法将相关知识进行集中讲解,有灌输知识的倾向,但能够使转录和翻译过程的讲述相对集中连贯。第二种方法逐步展开知识的学习,更符合认知规律,但转录、翻译这一主干过程不可避免地会生出一些旁支。教材选用的是后一种方式,与原教材的思路基本一致,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三,注意从细胞水平与分子水平两个层面引导学生认识转录和翻译的 过程。在本节开头,教材首先从细胞水平引导学生思考位于细胞核中的 DNA 是如何指导细胞质中蛋白质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