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名著阅读 一、分篇练习 ( 一 )《朝花夕拾》 (2025 年考查 ) 1.(2025• 连云港 ) 阿长和衍太太是《朝花夕拾》中两个很典型的妇女形象,分别写出她们与“我”相关联的一件事情以及“我”对她们的态度。 【示例】阿长给“我”买回《山海经》,“我”对阿长这个劳动妇女从“不大佩服”到充满敬意( 感激、歉疚、思念 ) 。衍太太怂恿“我”偷母亲的东西变卖,并把这个谣言散播开来,“我”对衍太太这个庸俗的市井妇人充满厌恶。 2 .(2025•成都 ) 鲁迅小说《故乡》中的“杨二嫂”最有可能是根据《朝花夕拾》中的哪位女性塑造的?理由是什么? 衍太太。两者都心术不正、自私自利、爱搬弄是非,是典型的庸俗、市侩的小市民形象。 3 .(2025•衡阳 ) 名著阅读。 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1) 这段文字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文中描写的人物是阿长 ( 长妈妈 ) 。 (2) 关于这部文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 .《狗 • 猫 • 鼠》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二十四孝图》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与残酷。 B .《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希望观看迎神赛会时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并借此对“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C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玩耍时的无限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 D .《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记述了鲁迅远离故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生活,留下了鲁迅追寻真理的足迹。 4 .根据下面文段内容,回答后面的问题。 照例还有一个同乡会,吊烈士,骂满洲;此后便有人主张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会众即刻分成两派:一派要发电,一派不要发。我是主张发电的,但当我说出之后,即有一种钝滞的声音跟着起来:“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 (1) 文段选自《朝花夕拾》 ( 书名 ) ,作者是鲁迅 ( 周树人 ) 。 (2) 文中的“他”指的是范爱农,他是一个倔强耿直、愤世嫉俗、负责任但穷困潦倒的人。 ( 二 ) 《繁星 • 春水》 ( 近十年未考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