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导学案【学习目标】1.自主学习《论语》选读提示,了解孔子的生平及《论语》特点。2. 诵读课文五则材料,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理清各个章节的内容,把握人物的主要思想。3.分析人物的语言,领会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学法指导】1.在充分预习,熟读文本的基础上认真研读学案,了解《论语》反映的主要思想。2.自主学案中的字、句整理落实到学案上自我检查。3.体会动作、语言、行为描写表现人物不同性格特征的写作手法。【学习重点】1. 对比分析孔子与长沮、桀溺、荷蓧丈人人物形象。2. 通解全文,了解孔子仁德信念,领会孔子勇于担当道义的精神、执着精神。第一课时『课前自主学习案』1.孔子(公元前 551~前 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并在晚年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 历史著作。儒家传统经典即六经或六艺,即《 》《 》《 》《 》《乐》《 》。2.积累字音(给加点的字注音)僭越( )巨擘( )整饬( )端倪( )木铎( )长沮( )戛然而止( )桀溺( )执舆( )怃然( )荷蓧( )耦耰( )辍学( )箪食壶浆( )靡费( )莅临( )缜密( )繁文缛节( )五谷:稻黍稷麦菽( )( )3. 读《仪封人请见孔子》《长沮、桀溺耦而耕》解释词语:仪封( )人请见( ) 君子之( )至于( )斯也 从者见之( )天下之( )无道也久矣 天将以( )夫子为木铎孔子过( )之 使子路问津( )焉( ) 夫执舆者为( )谁?是鲁孔丘与( ) 问于( )桀溺 而( )谁以( )易( )之且而( )与其从( )辟( )人之士也 耰( )而不辍 吾非斯人之徒( )与( )而谁与( ) 丘不与( )易( )也3. 翻译重点句子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课堂探究案』1“天将以夫子为木铎”中的“木铎”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用心 爱心 专心12.长沮与桀溺性格上有什么异同?3.通过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