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山区实验中学高考数学总复习 概率的基本性质学案 新人教 A 版学习目标:1、正确理解事件的包含、并事件、交事件、相等事件,以及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的概念;2、概率的几个基本性质:1)必然事件概率为 1,不可能事件概率为 0,因此0≤P(A)≤1;3、当事件 A 与 B 互斥时,满足加法公式:P(A∪B)= P(A)+ P(B);3)若事件A 与 B 为对立事件,则 A∪B 为必然事件,所以 P(A∪B)= P(A)+ P(B)=1,于是有 P(A)=1—P(B)4、正确理解和事件与积事件,以及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区别与联系.重点与难点:概率的加法公式及其应用,事件的关系与运算。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1) 集合有相等、包含关系,如{1,3}={3, 1},{2,4}С{2,3,4,5}等;(2)在掷骰子试验中,可以定义许多事件如:C1={出现 1 点},C2={出现 2 点},C3={出现 1点或 2 点},C4={出现的点数为偶数}……师生共同讨论:观察上例,类比集合与集合的关系、运算,你能发现事件的关系与运算吗?2、 基本概念:(1)事件的包含、并事件、交事件、相等事件见课本 P115;(2)若 A∩B 为不可能事件,即 A∩B=ф,那么称事件 A 与事件 B 互斥;(3)若 A∩B 为不可能事件,A∪B 为必然事件,那么称事件 A 与事件 B 互为对立事件;问题:这些事件的概率又有什么关系呢?1、概率与频率:(4)当事件 A 与 B 互斥时,满足加法公式:P(A∪B)= P(A)+ P(B);若事件 A 与 B 为对立事件,则 A∪B 为必然事件,所以 P(A∪B)= P(A)+ P(B)=1,于是有 P(A)=1—P(B).3、 例题分析:例 1 一个射手进行一次射击,试判断下列事件哪些是互斥事件?哪些是对立事件?事件 A:命中环数 大于 7 环; 事件 B:命中环数为 10 环;事件 C:命中环数小于 6 环; 事件 D:命中环数为 6、7、8、9、10 环.例 2 抛掷一骰子,观察掷出的点数,设事件 A 为“出现奇数点” ,B 为“出现偶数点”,已知 P(A)=,P(B)=,求出“出现奇数点或偶数点”.例 3 如果从不包括大小王的 52 张扑克牌中随机抽取一张,那么取到红心(事件 A)的概率是,取到方块(事件 B)的概率是,问:(1)取到红色牌(事件 C)的概率是多少?(2)取到黑色牌(事件 D)的概率是多少?例 4 袋中有 12 个小球,分别为红球、黑球、黄球、 绿球,从中任 取一球,得到红球的概率为,得到黑球或黄球的概率是,得到黄球或绿球的概率也是,试求得到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