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2 页 湖南日报/2019 年/5 月/9 日/第 008 版 理论· 学习 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彰显高校使命担当 湖南师范大学党委委员 统战部部长 湖南省委党校第 56 期中青班学员 沈又红 习近平总书记 2013 年 11 月在湖南视察时强调,“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及早转入创新驱动轨道上来”“湖南省经济发展要突破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是要靠科技力量”。湖南牢记总书记嘱托,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努力建设创新型省份和科教强省,创新驱动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 创新驱动发展,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社会多方联动,协同发力。高校是高端人才的洼地、知识创新的重地、科技进步的腹地,应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中切实担负起职责使命。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崇尚创新,是人本理念在新时代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高校一方面要培养勇于创新的高层次人才,另一方面要通过开化、涵育全社会崇尚创新的创新文化,使创新精神成为社会风尚和价值共识,辐射带动全民创新。 创新之要,当属原创。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形态中,原始创新担负着从无到有、另辟蹊径的使命,因而更为基础、更加艰难,也最为可贵。现代大学聚集了大量智力资源,又与现实生产生活保持一定距离,可防止“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局限,大力施展创新思维,因此被赋予催生理论创新、孵化创新技术的重要职能,成为社会创新的温床和源泉。 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校自身必须谋求以创新为导向的转型发展—— 一要勇于担当,自加压力。创新绝非贴标签喊口号,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等待观望,必须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必须马上就干、一干到底。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领域一系列显在和潜在矛盾亟待破解。高校是现代社会的“大脑”和“良心”,应站在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和全人类福祉的高度,不满足于复制和传播知识,切实扛起原始创新大旗,当好理论创新先锋。要着力涵养知识分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家国情怀和“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担当精神,激励高校师生胸怀天下、植根民族,拥抱时代、放眼未来,自加压力、追求卓越,以舍我其谁的使命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担负起创新重任。 二要深化改革,破除阻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