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1 集合的表示及其关系【典例解析】1. (必修 1 第 7 页练习第三题(3))判断下列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解析】本题为判断两个集合的关系,集合间存在有子集,相等与真子集的关系。而分析集合间的关系需从集合中的元素入手,联系定义作出判断;方法 1;可知。方法 2;亦可将 A 集合进行表达方式的转换即;4 与 10 的最小公倍数为 20,则所有的公倍数为;,可得。【反思回顾】(1)知识反思:需要熟悉集合的表达方式(列举法、描述法、韦恩图),明确集合间关系(子集,真子集,相等)的概念。(2)解题反思:由于给出的集合为无限集合,判断它们间的关系,可采用转换为列举法表示(明确简单,但较为繁琐,同时不够全面),或对集合进行解读,再采用对应思想进行比较。2.(必修 1 第 44 页复习参考题 A 组第 4 题)已知集合,集合,若,求实数的值.【错解】由题;, 或,解得;。【错题剖析】本题以方程的解为载体,考查了集合的子集概念。易忽视空集的情况,即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概念不清造成漏解。【正解】题目给出了两个集合的关系,求参数的值;则,则当时,可得,当时,可得,当时,得综上:;【反思回顾】(1)知识反思:涉及集合的表示,集合间的关系,一次和二次方程的求解问题。(2)解题反思;本题给出集合为两个方程的根,条件,可从元素分析入手,即 B 集合中的所有元素都在集合 A 中。由于空集的存在需对集合 B 的情况进行分类,从而求出的值;体现了分类思想和对集合语言(方程的根)的深刻理解和运用。注意:空集是一个特殊的集合,它不含任何元素,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在解决集合之间关系问题时,它往往易被忽视而引起解题失误。【知识背囊】1.元素与集合(1)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是属于或不属于,表示符号分别为∈和∉.(3)集合的三种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子集:若对任意 x∈A,都有 x∈B,则 A⊆B 或 B⊇A.(2)真子集:若 A⊆B,且集合 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集合 A,则 AB 或 BA .(3)相等:若 A⊆B,且 B⊆A,则 A=B.(4)空集的性质: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变式训练】变式 1.已知集合 A={x|x 是平行四边形},B={x|x 是矩形},C={x|x 是正方形},D={x|x 是菱形},则( )A. B. C. D.【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