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生学数学只有喜爱数学,热爱数学,才能真正学好数学,运用好数学。那么,怎样才能喜爱数学、热爱数学呢? 1.培育学习数学的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数学也是这样。那么,怎样才能培育自己学习数学的兴趣呢?其实方法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真正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例如,妈妈让你到商店去买 5 个面包,在陈列面包的柜台里,放着如下图所示这样一些不同种类的袋装面包,你可以怎样买呢? 可以有 5 种不同的买法,分别是: (1)买一袋,5 只装的一袋。 (2)买两袋,可以有两种买法。 a.一袋 1 只,一袋 4 只。 b.一袋 2 只,一袋 3 只。 (3)买三袋,可以有两种买法。 a.2 只装的买两袋,三只装的买一袋。 b.3 只装的买一袋,l 只装的买两袋。 (4)买四袋,2 只装的买一袋,1 只装的买三袋。 (5)买五袋,1 只装的五袋。 同学们,这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的问题,是不是很有趣啊。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问题有许许多多,只要你认真观察、认真思考,就能用我们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这类问题。体会到数学的有用性,你就会对数学充满深深的热爱,假如你总是怀着一种愉悦的心情学习数学,你就会乐此不疲、乐在其中。 2.掌握“分段”学习方法。 分段实现大目标,这是日本马拉松选手山田本一给人的启示。在 1984 年的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和 1986 年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均夺得世界冠军。当记者请他谈谈经验时,性情木讷、不善言谈的山田本一的回答像谜:用智慧战胜对手。10 年后,这个谜才被揭开。山田本一在他的一本自传中说:每次竞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竞赛的路线认真看上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竞赛开始后,我就奋力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奋力冲向第二个目标……四十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这个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四十多公里外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了十几公里就疲乏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也应该实行“分段”学习的方法。其实你们每天需要学习的数学内容并不多,例如第十一册教材第一课,只要掌握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计算法则,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答实际问题就可以了,这是多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