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年代记分组 十 寒武系就是寒武纪形成得地层,分下、中、上三个统。中国寒武系共有九个阶,分属三个统。下寒武统(以滇东为例)包括梅树村阶、筇竹寺阶、沦浪铺阶与龙王庙阶;中寒武统(以华北为例)包括徐庄阶与张夏阶;上寒武统(以华北为例)包括崮山阶、长山阶与风山阶。中国寒武系全为海相沉积,分布几乎遍及全国各地。寒武系代表古生代第一次海浸,多为浅海相,对各种生物繁殖极为有利。岩层沉积程序也极有规律,由砂岩、页岩到灰岩。在华北及东北南部,下寒武统以紫红色页岩为主夹灰岩;中寒武统以厚层鲕状灰岩为主;上寒武统主要为薄层灰岩及竹叶状灰岩。在华中西南,寒武系以巨厚白云质灰岩,白云岩与厚层灰岩为主。下寒武统在东南区以黑色页岩为主,中上寒武统以黑色薄层灰岩含大量球接子类三叶虫为主。在西北区得三叶虫类与东南区相似。寒武系底部含有磷矿层,分布于滇东、黔、川、鄂、湘、皖南、豫西及陕南等地。河北、辽东上寒武统得厚层白云灰岩具有工业价值。磷与白云灰岩就是中国寒武系中得主要矿产、奥陶系(Ordovician System)指奥陶纪形成得地层。中国奥陶系分下、中、上三个统、六个阶。下奥陶统(以皖南、浙西、赣东北为例)包括新厂阶与宁国阶,中奥陶统(以皖南、浙西、鄂西、赣南为例)包括胡乐阶与江阶,上奥陶统(以赣南、桂湘为例)包括石口阶与五峰阶, 古地理方面,在我国,奥陶纪海侵范围与寒武纪大致相似,不过出现了岩相与生物群得分异现象。动物群因岩相而异,宽阔得浅海相黑色页岩中以笔石群为代表,滨海相碎屑岩(砂岩)以软体动物贝壳相得混合动物群为代表,静海灰岩相以头足类动物群为代表。沉积岩相随地区与时间而变化,如华北区开平盆地为灰岩相,以头足类为代表,扬子区云贵一带,下奥陶统下部为碎屑贝壳相,以软体动物为代表,中奥陶统为浅海笔石相,如甘肃平凉与新疆笔石相。华北奥陶系含竹叶状灰岩,为浅海相标志。奥陶纪中期海侵范围最广,晚期在华北及东北南部发生了普遍得海退现象。早期与中期华北及东北南部,地形低平,浅海广布,岩相稳定,奥陶系以灰岩及白云岩沉积为主,并含火山岩系。动物群 除 早 期 有 笔 石 外 , 以 鹦 鹉 螺 类 最 重 要 , 如 满 洲 角 石(Manchuroceras)、朝鲜角石(Coreanoceras)、阿门角石(Armeno-ceras)。华南区地形比较复杂,岩相分异明显,出现了笔石页岩相与壳灰岩相。鹦鹉螺类则以震旦角石(Sino-ceras)为其特征。西北区岩相变异更为显著,以火山岩系发育,大部分岩层变质、厚度巨大为其特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