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33 生态系统的结构1.生态系统的结构(Ⅰ)热点题型一 生态系统的范围及其结构例 1、(2018 海南卷,20)某地在建设池塘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鲫鱼和鲢鱼生活在不同水层。关于该池塘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鲫鱼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 B.消耗等量藻类时,鳜鱼的生长量少于鲢鱼C.通气可促进水体中生物残骸分解为无机物D.藻类固定的能量小于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答案】D【变式探究】关于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B.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C.细菌与蝉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D.蛇属于三级消费者【答案】A【提分秘籍】生态系统的理解(1)生态系统的结构① 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组成)和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结构)两部分。②4 种基本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③ 关系如下(2)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各种组成成分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而联系在一起,是一个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统一整体。热点题型二 生态系统各成分的相互关系例 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植食性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B.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C.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主要的生物成分D.一种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个营养级 【答案】C【解析】生态系统三种生物成分不是简单地分为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微生物(分解者),而是根据生物本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来区分是哪一种具体成分。A 项,消费者中多数是动物,但并非所有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如营腐生生活的一些动物(蚯蚓、秃鹫等)为分解者。植物一般属于第一营养级,则植食性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B 项,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为分解者,营寄生生活的细菌、真菌属于消费者。从异化作用看,微生物一般分为需氧型、厌氧型和兼性厌氧型三类。C 项,生产者是在光能或化学能促使下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的生物,同化类型属于自养型。生产者是生态系统能量的开端,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主要的生物成分,生产者的多样性程度决定了生态系统的种类和稳定性。D 项,一般情况下一种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营养级可能不同。【提分秘籍】各成分相互关系热点题型三 营养结构例 3.(2018 海南卷,21)对于一个结构和功能处于恢复过程中的生态系统,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