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36 生态环境的保护1.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Ⅱ)。2.全球性的环境问题(Ⅰ)。3.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Ⅰ)热点题型一 人口增长与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例 1、下列有关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人口数量已经超出了地球环境容纳量B.生物种群消长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C.科技进步能解决因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的资源短缺问题D.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与人口过度增长有密切联系【答案】D【提分秘籍】(1)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形成并不是一个方面的原因:①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向生物圈索取的资源数量和速度剧增;②人们向环境排放的废物也远远超过生物圈的自我净化能力。(2)富营养化发生在海洋和湖泊中的具体表现不同:发生在海洋中为赤潮,发生在湖泊等淡水流域中称为水华。(3)水体污染后的物质及生物的变化规律:① 有机物污染→好氧细菌大量繁殖→氧气浓度迅速下降→水中动植物大量死亡→好氧细菌死亡,厌氧细菌大量繁殖→有机物变为无机物→厌氧细菌死亡。② 无机物污染(N、P)→浮游藻类大量繁殖→下层植物死亡→缺氧使动物死亡→厌氧细菌快速繁殖。热点题型二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例 2、(2017 年北京卷,3)酸雨指 pH 小于 5.6 的大气降水。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结果发现,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 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结合生态学知识所作的合理推测是( )A.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B.酸雨对樟树种群密度的影响比对楝树的大C.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不受酸雨影响D.楝树生长的群落中,其他树种都不耐酸雨【答案】A【变式探究】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对此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栖息地总量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重要原因B.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C.这种变化是由于新物种产生量少于现有物种灭绝量D.过度的人为干扰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答案】B【解析】人类活动导致栖息地总量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生物多样性降低的主要原因。栖息地的破碎化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它使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受阻,小种群对疾病抵抗力的降低、对环境变化适应力的减弱和繁殖率的降低不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降低的直接原因是新物种的产生量少于现有物种的灭绝量。 【提分秘籍】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三点提醒(1)从不同角度分析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基因(DNA多样性――→蛋白质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