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宽带网)教学目标:1、初步感受排比句的表达特点。2、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与伙伴之间共同合作的精神。3、通过诵读诗句懂得大概的意思。在初步感知后,可复诵读,直至背诵。4、能独立进行搜集祖国锦绣河山图片资料的语文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同时培养孩子们搜集信息的能力和兴趣。教学重难点:1、感性认识排比句的特点及其表达作用。2、积累描写景物的古诗词,激发课外阅读兴趣。3、学习浏览,获取需要的信息,并交流感受。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收集资料。2.学生准备:搜集祖国锦绣河山图片资料。教学时间: 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我的发现)一、反复品读,自主发现课件出示句子并提出要求:读一读下面的句子,你发现了什么?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二、集体讨论,各抒己见预设答案:⑴ 用三个相同的句式描写了漓江的水的“清、静、绿”的特点。⑵ 三个相同的句式是: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⑶ 三个句子相同的地方是:“漓江的水真……啊”。⑷ 我觉得这样写,有许多好处。比如:能够强烈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读起来朗朗上口,有一种音乐感和节奏感。这样的句子用在文章里,语言很美,很生动、很形象。⑸ 我发现课文中还有一些这样的句子呢。如《桂林山水》中小山的那一段: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骡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在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再如《七月的天山》里面的一段:满山都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三、介绍句式,辨别练习1、介绍排比句式:排比,就是把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结构相似,意义相关,语气一致的词组或者句子排列在一起。因此,排比一定是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词组和句子,而且一定有一部分字词相同。比如:上面的句子“漓江的水真静啊,静的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的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的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意思相连,都是描写桂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