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欧关系的三大战略机遇”问题 ?时事评论背景: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欧洲,中欧关系正迎来又一个春天。而其背后,是中欧关系的三大战略机遇,是中国梦与欧洲梦迎来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战略机遇期。 时事评论观点:如何看待“中欧关系的三大战略机遇”问题? 首先,国内层面,改革的机遇。中国在深化改革,欧盟在深化一体化,这为双方合作提供巨大机遇。中欧双方都制订了 2020 战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到 2020 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欧盟 2010 年就通过了“欧洲 2020 战略”,倡导智能发展、包容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等理念,欧债危机后又深化一体化建设。去年 11 月第十六次中欧领导人会晤通过的《中欧合作 2020 战略规划》,就是双方 2020 战略的交集。这一规划为中欧双方在四个领域(和平与安全、繁荣、可持续发展、人文交流)合作提出了 93 个倡议,中欧双方已成改革中的伙伴。 长期以来,中国与欧盟互相定位为主要经贸伙伴,内部分工体系中,中国总理主管经贸 ,欧盟内阁——欧委会负责对外经贸事务,德国等欧盟国家也实行总理内阁制,因而中欧关系工作机制是总理级。现在双方体制均在升级。《里斯本条约》确立欧洲理事会主席(“欧盟总统”)一职,中国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由习近平担任组长,这使得中欧作为改革的伙伴实现了国内机制上的升级。习近平这次欧洲之行,是中国国家元首第一次访问荷兰、欧盟总部及近 8 年来首访德国,为这一升级提供了新注脚。 其次,双边层面,升级的机遇。近十余年来,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欧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但中欧经济关系正在实现从贸易主导向投资—贸易双轮驱动的模式升级从经贸主导向经济—政治—人文三轮驱动升级——中欧关系已经建立起高层经贸对话机制战略对话机制、人文交流机制这三大支柱。《里斯本条约》后,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启动,如达成协议将为中欧自贸区谈判提供可能。2012 年中国对欧盟国家投资已经超过欧盟对华投资,中欧央行 2013 年签署了规模为 3500 亿元人民币/450 亿欧元、有效期三年的中欧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中欧经济关系本身更趋平衡、更加互惠。 第三,国际层面,合作的机遇。中国提出共建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宏大构想。欧盟的战略目标是建立从里斯本到符拉迪沃斯托克的自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