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及提升途经(16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小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及提升途经 一、什么是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 1. 什么叫核心素养?教育部核心素养课题组负责人林崇德认为,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进展和社会进展需要的必备品行和关键能力。它应该包含六个方面:核心素养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基础素养(不是全面素养);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核心素养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来形成和进展;核心素养具有进展连续性和阶段性;核心素养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既反映“个体需求”,更反映“社会需要”,是“高级素养”);学生进展核心素养是一个体系,其作用具有整合性。2. 所谓学科核心素养,是指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或学习领域)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强调的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猎取知识的能力。 小学各学科核心素养 品德与社会 公民意识、辨别力、社会适应力 语文 阅读能力、表达能力 数学 数学运算、数学思维,逻辑推理 英语 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 音乐 音乐认知与审美、音乐欣赏与表现 美术 美术认知与审美、美术欣赏与表现 体育 运动认知、健身实践、社会适应 自然 实证意识、科学概念、探究能力、科学思维、科学态度 信息技术 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创新能力 拓展 实践能力、合作意识 探究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二、各学科的核心素养有那些? 1.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两个层面)-- 公民意识(素养); 调适力、辨别力、信念力、行动力。 包括 道德素养----向善求真的情操、以礼待人的德行、道德推断与分析能力、 自省与修身的习惯; 公民素养----公民意识(国家意识、法制意识、公德意识、公益意识、 责任意识、生态意识等) 公民能力(沟通沟通能力、参加能力、协调能力、批判思 维能力等); 人格素养----阳光心态、乐于合群、与人和谐相处、正确的自我意识和 独立意识; 人文素养----文化底蕴、逻辑推理能力、思辩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能 力、调查讨论能力、实践探究和解决问题能力。 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进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加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