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信息化教学设计(4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设计基本信息姓名邵 倩学段学科小学科学区县金华市开发区学校名称金华市丹溪小学教学题目《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所选教材教育科学出版社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 2 单元第 1 节一、学习内容分析1.学习目标描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 1、 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2、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过程与方法: 1、观察和描述几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和不溶解的现象。2、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讨论溶解与不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2、严格按法律规范利用溶解装置进行实验。2. 学习内容与重难点分析(学习内容概述、知识点的划分)《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是溶解单元的起始课。教材呈现了三个活动:活动一,学生通过观察、比较食盐、沙在水中变化的不同,认识溶解这一概念;活动二,通过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加深对溶解和不溶解的理解。活动三,通过学习使用过滤的方法,理解溶解的本质特征。这一课是在三年级初步认识水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今后讨论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等知识提供感性和理性的基础。项目内容应对措施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通过观察并用语言文字描述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用实验的方法来比较二、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学习习惯等信息)四年级的学生对于溶解是有一定认识的,例如,学生常喝糖水,生病后常喝板兰根或感冒冲剂等,类似这种情况学生们都比较熟悉。一部分学生也听说过“溶解”一词,但不知道就是口语中常说的“化掉了”,更不能准确地说清楚究竟什么是溶解,以及不能准确推断物质是否发生了溶解。三、学习环境选择1.学习环境选择(A )A.简易多媒体教室 B.交互式电子白板 C.网络教室 D.移动学习环境四、流程规划与活动设计(描述整体教学环节规划,按顺序说明每一环节中教学内容、呈现方式、老师活动、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等)教学环节知识点与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如图片/视频等)老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与效果引入故事导入,提示课题讲故事讲 述 《 小 毛 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