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心理学》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一)课程名称:护理心理学(二)课程编码:(三)学分:2(四)总学时:36(理论:30,实践:6)(五)授课学期:第二学期(六)适用对象及层次:护理专业 本科层次(七)先修课程:《护理学基础》、《护理学导论》(八)后续课程:《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九)课程性质护理心理学是护理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护理学心理学把心理学的系统知识和方法运用于护理领域中,讨论和解决护理理论和实践中的心理行为问题,包括各种病人的心理行为特点、各种疾病的心理行为变化、干预方法及技术,因而也是护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护理心理学讨论的是介于护理与心理学之间的课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育护生辩证唯物主义观,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心理学和护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掌握护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使护生在临床工作能够根据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思考和处理临床问题。二 、课程目标、教学中注意的问题(一)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 (1)理解人的心理现象、进展规律以及人的社会表现。 (2)理解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3)理解护理人员角色及其职业适应。 (4)掌握患者的心理特征、心理需要以及对患者的心理进行护理。 (5)掌握心理护理的基本技能,能够对各种患者进行正确的心理护理。 2、能力目标 (1)正确运用心理应对机制,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 (2)熟练运用心理护理程序,对护理对象进行心理护理。 (3)学会运用心理咨询、治疗的理论和方法,对心理异常进行防治及宣传。(4) 学会运用心理评估技术,提高心理诊断、心理护理水平。 3、思想目标 (1)通过对普通心理的学习,形成对心理现象的科学认识。 (2)通过对进展心理的学习,培育正确的心理进展观。 (3)通过对社会心理的学习,培育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4)通过对健康心理的学习,培育正确的健康观。 (5)通过对护理人员心理和患者心理的学习,培育对护理职业的热爱。 (6)通过学习与实践,培育仔细、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二)教学中注意的问题本课程不仅教授护理心理学基础知识,更重在培育学生的临床护理应用的能力。通过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理论:护理心理学概述、护患心理、心理护理、常见疾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和心理护理。 2、2、操作:以理论知识为指导在临床中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