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常规一、学期初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二、通读教材,全面把握教材的编排体系、内容结构和教学要点。三、按具体要求搞好教学设计,做到数量足,质量高,有实效性。四、上好每一节课。课前准备充分,课中要对学生进行有效地组织与管理,一切从实效出发,抓住教学要点,突出重点难点,改革教学方式,变革学习方式,优化教学流程,选用教学手段,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五、布置作业数量要适度,形式要多样,要求要明确,处理作业要灵活,评判、订正和修改要结合。六、仔细做好补差工作。对学情底数要清,补差的人员、目标、时间、内容、措施等一定要落实。七、严格检测制度,检测必须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反馈。命题要审,测试要查,成绩要报,发现问题及时补救。八、加强听课沟通,任课老师每学期听课 15 节,并做好听课记录。集体备课制度老师集体备课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弥补各位老师备课过程的不足,取长补短,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可以将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长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提高。集体备课有助于老师在整体上把握教材及大纲的基本要求,提高业务认识。其次,集体备课有助于老师准确把握教学的重难点,设计好教案。再次,集体备课可以使老师及时学习其他人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经验。每学期各教研组要在组长的安排下进行 5 次集体备课。具体要求如下:1、参加集体备课的老师要仔细写出教学设计,科学确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难点。2、老师在组内讲教学设计时要讲清设计理念及依据。3、科学选用合理先进的教学方法,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猎取知识与能力,查阅相关资料,注重培育学生科学学习方法。4、备课时应统一对难点、疑点、重点的看法,合理安排教学时间。5、进一步落实准备教学内容所需相关教具,熟练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6、总结以往教学经验,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估量可能出现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7、集体备课的记录要在教研组工作档案中存档。检查教案制度一、教案前有教学进度表(同学科、同年级要一致),该表时间安排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并上交教务处一份。二、每课都要写明教学内容、授课时间、课题、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教具等,并有学法渗透。三、每节课的环节要严密而完整,即包括:复习提问,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课堂小结,作业布置及预习,板书设计,课后反思。四、每单元(章)结束后要有复习小结,单元验收和反馈表。五、复习课教学计划同年级和同学科一致。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