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正数和负数(1)》教学设计课型新授课☑ 复习课口 试卷讲评课口 其他课口 教学内容分析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和意义不仅是本章节关于有理数的概念的基础,也是初中数学代数部分的基础,同时,引入负数是数的扩展的实际需要。学习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当数不够用时而引入新数的经历,但对于从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引入负数,用负数来表示实际问题开始还是不习惯的,因此在教学中应从具体的事例出发,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负数和数 0 表示量的意义,让学生通过思考、探究、归纳,主动地进行学习。教学目标1.了解正数和负数,理解 0 表示的意义;2.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教学重点了解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教学难点了解负数的意义并理解 0 的含义, 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归纳、概括的能力。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学习目标教师活动 1:师出示学习目标:1.了解正数和负数,理解 0 表示的意义;2.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学生读后强调本课学习的重点学生活动 1:学生齐声读本课的学习目标活动意图说明: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效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兴趣与积极性。环节二:新知导入教师活动 2:问题:你知道数是怎么来的吗?师出示图片并介绍数的产生和发展史:在我国古代,由记数、排序,产生数1,2,3,…学生活动 2:学生认真听老师的讲解,然后小组交流讨论 即:结绳记数在古印度,由表示“没有”“空位”,产生数 0在古埃及,由分物、测量,产生分数12, 13, …活动意图说明:使学生感受数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生活和生产的需要.环节三:新知讲解教师活动 3:师指出:在小学,我们从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出发,先后学习了整数、小数、分数及其运算。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研中,还会遇到另外一些数的表示问题.出示问题:(1)北京冬季某一天的最高气温为零上 3摄氏度,最低气温为零下 3 摄氏度。如何用数区分“零上 3 摄氏度”和“零下 3 摄氏度”?讲解:温度比 0℃高,称为零上温度;温度比 0℃低,称为零下温度。零上和零下温度是以 0℃为分界点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即:零上 3 摄氏度用 3℃表示,学生活动 3:学生分小组讨论老师出示的 3 个问题,然后派代表汇报和老师一起归纳正数和负数,体会数的扩充学生认真听老师的讲解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完成例题后班内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