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课时 客观题满分固本(对应学生用书第 100 页)时政热点运用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强国等相关知识,多角度分析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有关民族精神指向、文化建设、价值引领等指向的内容;分析纪念英雄、学习模范人物等系列精神文明活动,把握这些文化活动的意义或文化发展的要求;分析国家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建设、社会新风培育的重要决策,分析这些决策的积极作用等;分析我国当前文化发展中备受关注的各种文化现象与文化活动,对内容、作用等进行全面分析。研究上述热点时,要突出政治立场与理想信念、思想品质与道德情操、公共参与与责任担当等学科素养。训练重点① 客观题的训练,要注意对某个文化因素重要性的准确表述,注意对中华文化的各个特征、中华民族精神的各个内涵、文化发展的各项措施等具体指向的判断。② 主观题的训练,注意本专题知识与文化生活其他知识结合起来的综合性运用(包括文化作用、发展措施等),注意研究围绕着文化热点问题的重要政策和报刊评论,把握国家有关时政热点的文化引领或导向。要加强对探究开放类主观题的训练,形成一些通性的方法技巧。进行上述训练时,要突出准确获取与解读设问与材料信息的能力、全面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等。 客观题满分固本考点 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对应学生用书第 101 页)1.对比理解中华文化的特征源远流长汉字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侧重从时间或纵向角度分析中华文化史书典籍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博大精深独特性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主要体现在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上侧重从空间或横向角度分析中华文化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主要体现出不同区域的文化虽然渐趋融合,但保持着各自的特色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主要体现在包含中华文化共性的同时,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包容性内涵求同存异——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侧重从与其他民族文化关系角度分析中华文化意义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识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因为源远流长,所以中华文化才有时间丰富和发展自己,才有可能博大精深;因为博大精深,所以中华文化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才有可能源远流长;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在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2.中华民族精神(1)是什么——内涵与特点四个“伟大”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爱国主义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