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3 讲 发酵工程考点 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1.培养基2.无菌技术(1)含义:指在培养微生物的操作中,所有防止杂菌污染的方法。(2)关键:防止外 来杂菌 的入侵。(3)不同对象的无菌操作方法 [连一连]3.大肠杆菌的纯化培养(1)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2)纯化大肠杆菌的方法(3)菌种的保存方法1.(选修 1 P18“旁栏小资料”改编)微生物的接种方法只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吗?微生物接种的核心是什么?答案:不是。微生物的接种技术还包括斜面接种、穿刺接种等方法,其核心是防止杂菌污染,保证培养物的纯度。2.(选修 1 P18、P19“讨论”改编)下图是采用纯化微生物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获得图 A 效果和图 B 效果的接种方法分别是什么?(2)某同学在纯化土壤中的细菌时,发现培养基上的菌落连成了一片,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应当怎样操作才可避免此种现象?(3)接种操作为什么一定要在火焰附近进行? 答案:(1)获得图 A 效果的接种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获得图 B 效果的接种方法为平板划线法。(2)最可能的原因是菌液浓度过高或划线时在划下一区域前未将接种环灼烧灭菌;采取的措施是增大稀释倍数或每次划新区域前先将接种环灼烧灭菌。(3)火焰附近存在着无菌区域。1. (2019·高考北京卷)筛选淀粉分解菌需使用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接种培养后,若细菌能分解淀粉,培养平板经稀碘液处理,会出现以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如图),实验结果见下表。菌种菌落直径:C(mm)透明圈直径:H(mm)H/C细菌Ⅰ5.111.22.2细菌Ⅱ8.113.01.6有关本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培养基除淀粉外还含有氮源等其他营养物质B.筛选分解淀粉的细菌时,菌液应稀释后涂布C.以上两种细菌均不能将淀粉酶分泌至细胞外D.H/C 值反映了两种细菌分解淀粉能力的差异解析:选 C。微生物培养基含有四类营养物质:水、无机盐、碳源、氮源,A 项正确;常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筛选淀粉分解菌,涂布前需将菌液稀释,B 项正确;由题图可知,细菌Ⅰ和Ⅱ形成的菌落周围都出现了透明圈,说明两种细菌都能将淀粉酶分泌至细胞外,C项错误;淀粉分解菌可分解淀粉,导致菌落周围的淀粉被分解,不能与碘液反应生成蓝色故而出现透明圈,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的比值越大,说明细菌分解淀粉的能力越强,D项正确。2.(2018·高考全国卷Ⅱ)在生产、生活和科研实践中,经常通过消毒和灭菌来避免杂菌的污染。回答下列问题:(1)在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