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呼吸: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能量并生成 ATP 的过程。呼吸的方式: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 通过酵母菌的对比实验 )有氧呼吸:是绝大多数生物的主要方式。场所: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 主要 ) 1) 线粒体:内外两层膜,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嵴使内膜的表面积大大增加。嵴周围充满了液态的基质,内膜及基质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2) 反应总式 ( 以分解葡萄糖为主 ) 3) 过程 ( 三个阶段 ) : 1 C6H12O6 —→ 2C3H6O3( 丙酮酸 ) + 少量[ H ] + 少量 ATP 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2C3H6O3 + H2O → CO2 + 少量[ H ] + 少量 ATP 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 H ] + O2 → H2O + 大量 ATP 线粒体内膜中进行 4) 概念: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形成许多 ATP无氧呼吸:许多细菌和真菌进行无氧呼吸,高等动植物细胞在缺氧条件下也会进行无氧呼吸。 1) 场所:细胞质基质 — 2C3H6O3 ( 乳酸 ) + 少量能量 ( 动物细胞 ) 2) 过程 ( 两个阶段 ) : 1 C6H12O6 —→ 2C3H6O3( 丙酮酸 )— — 2C2H5OH( 酒精 ) + 2CO2 + 少量能量 ( 植物细胞 ) 3) 发酵:酵母菌、乳酸菌等微生物的无氧呼吸。 ( 如酒精发酵、乳酸发酵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用透气纱布包扎伤口→抑制无氧呼吸的病原菌的繁殖生长 利用无氧呼吸生产酒精、食醋和味精 提倡慢跑→防止产生大量乳酸 ( 剧烈运动缺氧 ) 给植物松土→保证氧气的供给,促进根系生长;稻田定期排水→防幼根缺氧产生酒精使根腐烂A—P ~ P( 二磷酸腺苷 ) + Pi + 能量 A—P ~ P ~ P酶酶细胞代谢: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催化剂的作用机理: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降 低 化学 反 应的 活 化能的酶细 胞 能 量的“通货”— ATP酶 在 细 胞 代谢中的作用酶的本质: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为 RNA 。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合物或一类化合物的反应,如淀粉酶只能催化分解淀粉酶的特性需要适宜的条件:高温、低温及强酸强碱都影响酶的活性,高温、强酸强碱破坏酶的结构。ATP 分子具有高能磷酸键:三磷酸腺苷,简式: A—P ~ P ~ P (A 表示腺苷, P 表示磷酸基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