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表达特色(二)-散文 8 科目 : 主备人 : 备课日期: 课 题鉴赏表达特色(二)——审题与答题课时计划上课日期第 周教学目标掌握表达特色答题技巧,重点掌握景物描写技巧。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景物描写技巧。教学流程\内容\板书关键点拨加工润色(一)审题这一考点的考题审题关键在于审清鉴赏角度和要求。1.审清是“多角度”还是“单角度”所谓“多角度”,就是题干没有给出明确的鉴赏角度,可以从多个角度切入鉴赏。题干用语多是“写作特色”“艺术手法”“表达特色”等。例如:(1)(2009·江苏卷,13)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答案 ①议论和抒情相结合。(表达方式角度)② 托物言志:借都江堰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追怀。(表现手法角度一)③ 借古喻今:借都江堰表达对现实环境问题的忧思。(表现手法角度二)④ 虚实结合:借都江堰表达对人生的思考。(表现手法角度三)(2)(2008·天津卷,20)赏析本文(《敦煌》)第五自然段画线的文字。答案 采用比喻、排比等手法(修 辞角度),将静态画面赋予动态美(以动写静,描写角度),表现了对生命的张扬和对自由的渴望。多角度可以有优先角度,优先角度是表现手法,其次是修辞手法,再次是表达方式。对结构技巧和语言技巧的考查一般要有明确的要求;不作要求的,一般不予以考虑。所谓“单角度”,就是题干中有明确的鉴赏切入角度。有明确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语言表达”“描写”等词语。例如:①(2010·天津卷,18)描写这些植物时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鉴赏角度很明确:修辞手法。不能从其他角度切入。②(2010·全国卷Ⅰ,16)文章在人称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鉴赏角度明确:人称使用,主要考虑第一、二、三人称。如果题干上出现了“从表现手法”角度,则要先“狭”后“广”。因为“表现手法”这个概念有广狭之分。狭义的专指“托物言志”“对比”等,广义的与“表现特色”“写作特色”一样。2.审清是整体还是局部就是看要你鉴赏的是“全文”还是“局部”(某句某段)。整体鉴赏优先看“表现手法”,局部鉴赏优先看“修辞手法”。当然,“优先”不是说不要考虑其他切入角度,而是说“首先”“主要”。3.审清是“主要”还是“多种”题干中如出现“主要”“突出”等词语,表明答一个“手法”,只能选择最主要最突出的一点作答;题干中如出现了“哪些”“多种”“多角度”等词,表明可以答多个“手法”,不能只答“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