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请根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章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框内, 构建出清晰的知识网络。①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②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③ 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④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学思心得]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形成这些问题有其自然原因,但是主要是巨大的人口压力,再加上不合理的开发活动造成的。1.我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有关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如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开发、湿地的开发等)问题分析中,首先需要分析该区域的地理背景,从自然与人为角度找出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原因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1)自然原因① 地形原因(地形类型、地势起伏状况等)。② 气候原因(热量条件、降水条件、风力、风向等)。③ 土壤条件(土壤组成、肥力等)。④ 植被原因(疏密状况、季节变化等)。⑤ 河流原因(流量大小、侵蚀强度或沉积强度等)。(2)人为原因包括当地农业结构、居民能源消费结构、生产技术、政策导向等。当然,分析原因并不需要每一方面均展开说明,应有针对性地对某生态问题的有关方面进行分析说明。2.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的分析(1)根据成因确定措施即根据区域问题的成因确定该区域应采取的相应措施,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其共同成因为滥垦、滥伐、滥牧、滥采,所以两地区应采取的对应措施就是退耕还林、还牧、还草。(2)根据区域特点确定措施即根据区域内部不同部分(如河流上、中、下游)的特点确定某区域应采取的相应措施,如淮河流域洪灾频发的防治措施有:(3)根据措施确定措施即根据典型区域的发展措施确定和其具有相似特征的其他区域的发展措施。如参照宁夏中卫市沙坡头草方格沙障治理、亚马孙雨林的保护等的经验或措施,结合区域实际问题,提出类似的且有针对性的措施。3.我国主要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生态问题形成原因整治措施东北地黑土侵① 黑土被开垦后,自然平衡受到破① 对坡面、沟壑的治理,植树区蚀、湿地萎缩、森林破坏坏,引起土壤冲刷;②沼泽开垦导致湿地萎缩;③林木超采,毁林开荒,森林火灾,居民烧柴等导致森林资源减少造林,土壤的培肥;②停止对沼泽地的开垦;③合理采伐,营造人工林,建设自然保护区黄淮海平原旱涝、风沙、盐碱是农业发展的三大障碍① 气候具有春旱多风沙,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且变率大等特点;②地势平坦,有大面积的地势低洼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