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专题一中国重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是为了解决我国资源生产与消费的不平衡问题,我国实施了一系列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具体原因如下:2.主要工程举例(1)南水北调:南水北调工程西线、中线、东线三条调水方案:(2)西气东输:① 西气东输工程图示:1② 西气东输一、二线工程概况:西气东输工程气源市场主干管道一线工程新疆油气田长江三角洲西起塔里木的轮南油气田,向东经甘、宁、陕、晋、豫、皖、苏,东至上海。主干管道全长 4 200 km,2004 年全线贯通,年输气量 120×108m3二线工程新疆油气田、中亚油气田珠江三角洲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向西与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南至广州,全长 4 900 多千米,年输气量 300×108m3(3)西电东送:北线:由内蒙古、陕西、山西等省区向华北电网输电;中线:由四川、重庆、湖北等省区向华中、华东电网输电;南线:由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向华南输电。(4)晋煤外运:我国能源空间分布存在较大的南北差异和东西差异,而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又进一步从需求上拉大了这种差异,出现了北煤南运和西煤东运现象。交通运力不足是山西能源基地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铁路运输是我国煤炭运输的主要方式,目前主要运煤通道如下表所示。类型线路东西运煤通道通往东北三大干线:集通线、京包—京沈线、滨洲线通往华北四大干线:京包—京沈线、大秦线(在秦皇岛港出口)、石太—京石—京沪线(在天津港出口)、陇海线(在连云港出口)南北运煤通道宝成—成昆线、同蒲—太焦—焦柳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沿海运煤通道以海港为枢纽23.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1)经济效益:可从输出地和输入地两个地区分别考虑。输出地输出资源可获得经济收入,并且可扩大相关产业,完善基础设施,获得经济效益;输入地可获得资源,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也可获得经济效益。(2)社会效益:输出地可发展相关产业,增加就业机会;输入地经济发展加速。两地区协调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社会稳定。(3)生态效益:对沿途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应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例] 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下图表示我国 1978~2005 年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 GDP 重心变化轨迹。据此完成(1)~(2)题。(1)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 GDP 重心变化轨迹分别对应图中的( )A.a、b、c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