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认识区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实例,分析说明区域的内涵。2.了解区域的分类,并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区域。3.结合实例,分析说明区域的一般特征。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图的分析,得出区域划分的不同类型,提高读图分析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区域的划分及区域之间的差异的学习,形成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措施,因地制宜对区域进行开发利用的观念。【学习重点】1.理解区域的含义;2.区域的一般特征;3.辨析均质区和功能区。【学法指导】1.通过讲授、看图和交流,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2.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学习过程】课堂活动 1:区域的含义(阅读课本 P2—3 及图 1-1-2 和图 1-1-3,思考完成下列要求)(1)回忆甘肃省在中国行政区图上的位置。(2)从图 1-1-2 上可看出甘肃省的降水量的变化规律是由 向 递减。(地理环境存在差异性)(3)图 1-1-3 中,我们根据甘肃省降水量和蒸发量对比(指标),将甘肃省划分出四个区域,由东南向西北依次是 区、 区、 区、 区。(空间)(4)由以上可以得出区域的含义: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指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特点: ①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界线②有明确的区位③内部特征相对一致划分指标:单一指表(自然要素);综合指标(人文要素)(5)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猜想甘肃省的湿润区应发展的农业是 业,干旱区应发展的农业是 业。(划分目的主要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课堂活动 2:区域的类型(1) 列表比较区域类型(阅读课本结合图甲和图乙)完成下列表格。区域类型概念划分举例均质区(A)某些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性的区域。按某自然要素的相似性按人文要素的相似性地形区文化区功能区(B)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某些方面的相关性或内在联系的区域。由区域内的核心与外围地区所组成。城 市 经 济区、港口(2)判断下列区域所属的类型(将下列序号填写到上面的表格中)① 长江中下游平原区 ②港口腹地 ③城市经济区 ④东亚文化区 ⑤水稻种植业区 ⑥京津唐工业区(3)判断下列区域分别属于哪种类型。(指标)中国三级阶梯划分、中国干湿区、欧洲西部政区、美国本土工业区、中国三大经济地带划分、中国汉语方言区划分、中国民族分布图(4)区域的尺度与区域的特点 (结合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