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高考地位本章内容是高考的重点,单独考查的题目多为选择题,与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电磁学等知识结合的题目多为计算题。考纲下载1.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Ⅱ)2.超重和失重(Ⅰ)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考纲解读1.从近几年的高考考点分布知道,本章主要考查考生能否准确理解牛顿运动定律的意义,能否熟练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和受力分析解决运动和力的问题,以及对超重和失重现象的理解,对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方法和验证原理的掌握。2.高考命题中有关本章内容的题型有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高考试题往往综合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规律进行考查,考题中注重与电场、磁场的渗透,并常常与生活、科技、工农业生产等实际问题相联系。3.本章内容含有中学物理的基本规律和核心知识,在整个物理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且为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考查和要求的程度往往较高。第 1 讲 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主干梳理 对点激活对应学生用书 P047知识点 牛顿第一定律 Ⅱ1.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2)意义① 揭示了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② 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3)适用范围:惯性参考系。2.惯性(1)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 静止 状态的性质。(2)惯性的两种表现① 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其惯性表现在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② 物体受外力作用时,其惯性表现在反抗运动状态的□ 改变 。(3)量度:□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4)普遍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无关(选填“有关”或“无关”)。知识点 牛顿第二定律 Ⅱ 单位制 Ⅰ1.牛顿第二定律(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2)表达式:F=kma,当 F、m、a 单位采用国际单位制时 k=□1,F=□ma。(3)适用范围① 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相对地面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② 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宏观物体(相对于分子、原子)、□低速运动(远小于光速)的情况。2.单位制、基本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