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研究三 分析近五年全国卷物理试题可以看出,计算题的呈现方式相当稳定,每卷有 2 道题,其中第 24 题难度较小,分值在 12~14 分之间;第 25 题难度较大,分值在 18~20 分之间。两题总分为 32 分,比重为 29.1%,是命题者用以考核学生表现出来的水平差异,是拉开高考分差的重要手段。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 2 道计算题担负着区分考生、选拔人才的重要功能。5 年高考统计分析 试卷题号考点2014 年2015 年2016 年2017 年2018 年合计(次)卷Ⅰ卷Ⅱ卷Ⅰ卷Ⅱ卷Ⅰ卷Ⅱ卷Ⅲ卷Ⅰ卷Ⅱ卷Ⅲ卷Ⅰ卷Ⅱ卷Ⅲ直线运动24242525242524、2525242411牛顿运动定律242424、25252424、2524、252524、2524、252524、2524、2520机械能25252425252424252424、2511曲线运动25252425252424252524、2511电场252425252525247电路25242424255磁场24242425242525248电磁感应252424254动量2424253从上表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牛顿运动定律考查的频率最高,其次是直线运动、机械能、曲线运动,而动量是选修 3-5 调整为必考内容后,3 套全国卷均首次在计算题中进行考查;电学部分的四个考点考查频率大致相当,但都低于力学部分的四个考点。这表明计算题突出了力学的基础性地位及方法论价值,体现了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等 4 个层次课程目标的考查。计算题虽然考查的考点常见,但难度通常较大,特别是第 25 题,其难度成因可有以下五个方面:1.题目信息量大。条件、物理量多,题干长,让人一看就感到费力难解。2.一些隐含条件有时隐藏在文字语言里,有时隐藏在图表语言里,要经过分析、推理、计算才能看出其中的特殊性。3.大多数题目的物理过程较多,物理情景变化让人应接不暇,心生恐惧。4.物理模型难以建立。此类题一般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物理情景新颖,与常规的物理模型相比让考生感到不知从何处下手。5.题目解答时所列方程较多,解题步骤繁杂,有的题目要用到数学巧解,考生难以迁移应用。为化解以上难点,本书从审题技巧、模型建立、物理方法和数学方法的应用等诸多层面入手,为考生指明破解方向。第一讲破解计算题必备的四项基本能力一、审题——抓关键词深入细致地审题和抓住关键词是解题的必要前提。抓住关键词要从以下 9 个方面入手:1.是否考虑重力在涉及电磁场的问题中常常会遇到带电微粒是否考虑重力的问题。一般带电粒子如电子、质子、α 粒子等具体说明的微观粒子不需要考虑重力;质量较大的如带电油滴、带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