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管言春撰写一、作者简介:巴金 (1904.11.25—2005.10.17), 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市人(祖籍浙江嘉兴)。1927 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1928 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从 1929 年到 1937 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 抗日战争爆发后,巴金在各地致力于抗日救亡文化活动,创作了《家》的续集《春》和《秋》,长篇小说《抗战三部曲》(又名《火》)等。巴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硕的创作令人瞩目,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巴金 1982 年获意大利“但丁国际奖”,1983 年获法国“荣誉军团勋章”,1984 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85 年获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外国院士称号,1990 年获前苏联“人民友谊勋章”,1990 年获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创设特别奖”,1993 年获亚洲华文作家文艺基金会“资深作家敬慰奖”,1998 年获第四届上海文学艺术奖杰出贡献奖,2001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2003 年被国务院授予“人民作家”荣誉称号,同年获选《感动中国》人物。二、内容辑要:巴金小说创作最为著称的是取材于旧家庭的崩溃和青年一代的叛逆反抗的作品,《家》就是这方面写得最成功、影响最大的代表作,曾激动过几代青年读者的心灵,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他善于在娓娓动听的叙述和真挚朴实的描写中,倾泻自己感情的激流,细腻独到,自有一种打动人的艺术力量。内容辑要(故事梗概)提示故事发生在成都一家姓高的大公馆里,开始于一个风雪交加的冬日的傍晚。路上走着两个年轻人,这便是二弟觉民和三弟觉慧。他们一边走,一边激动地谈论着今天在学校演戏的事。作者这样描写着:“一个希望鼓舞着在僻静的街上走得很吃力的行人——那就是温暖、明亮的家。”可是对高公馆——他们的家的描绘却是这样的:“有着黑漆大门的公馆静寂地并排立在寒风里。两个永远沉默的石狮子蹲在门口。门开着,好像一只怪兽的大口。里面是一个黑洞,这里面有什么东西,谁也望不见。”进了家,婢女鸣凤招呼他们吃饭,并告诉他们家里来了客人,是他们的姑妈张太太以及姑妈的女儿琴(大名张蕴华)——高家的亲戚里面最美丽、最活泼的姑娘,也是一个有着理想、有着抱负...